笔趣阁

69书吧>我就是卖猪肉的 第1章 > 第50页(第2页)

第50页(第2页)

  这么说吧,从养殖源头起,毛猪价格低的时候,养殖户可以选择继续喂养,等待行情。白条行情不好的时候,屠宰场可以选择少杀,规避风险。

  唯有猪副产品的承包商,不管行情好坏,风险全部自己承担。

  要么等你合约到期,要么主动放弃保证金,抽身而走。

  三汇集团的销售渠道全国第一是人尽周知的事情,拥有如此厉害的销售网络,却不愿意自己经营猪副产品,每个加工厂的猪副产品都要通过招标,承包出去。

  再有铜锣、雨师、中粮这些稍微次之的大集团,也是同样的模式。

  这不也是在规避风险吗?

  有了这种想法之后,王泉第一次自我审视,重生后再次选择猪副产品肯定没错,因为这是自己能够快起家的唯一途经。

  可以后怎么办?

  做一辈子猪副产品?

  无非是做大做小的区别。

  猪肉制品这么大一个盘子,他又不甘心赚这种最低级的钱。

  老家的三汇就是最好的例子,肉联厂改制,私人承包之后,才有了三汇这个名字。

  从一开始的屠宰卖肉,到肉制品加工的火腿肠,王泉依稀记得,三汇刚刚生产出火腿肠的时候,洛河当地百姓还不知道这玩意儿怎么吃。

  那年头,宣传手段很直白。

  直接开着卡车拉一车火腿肠,大街小巷转悠,后面车厢站几个工人,不要钱的塞给路人,然后交路人怎么吃。

  就是这样的宣传手法,让火腿肠短时间进入百姓之家,那时候,谁家有火腿肠,在小伙伴中间完全可以鼻孔朝天。

  然后展到冷鲜分割肉,各个部位直接帮你分割好,满足任何人的任何需求,不用再挑来挑去。

  再到现在的熟食,甚至还有自身的养殖基地,冷链物流。

  他们的业务范围将整条产业链全部包含进去了,还有精力去涉足其他行业,医药制品和地产都有三汇的身影。

  这是人家能够成为龙头企业的原因。

  这样全球知名的龙头企业,从肉联厂到行业龙头,也不过短短三十年。

  王泉自己几斤几两他比谁都清楚,他也不敢奢求太多的东西。

  只是,现在他有了的想法。

  此时的生猪价格已经跌到谷底,不管是种猪还是仔猪,都已经是最便宜。他的记忆中,明年后半年,会6续出台扶持生猪养殖的文件和政策,扶持力度之大,近十年罕见。

  这是他进入源头产业的最好时机。

  如果有了自己的产业源头,再拥有自己的屠宰场,再开辟出白条销售渠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