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北京镜鉴记和马伯庸 > 第92页(第1页)

第92页(第1页)

  饭才吃到一半,忽听楼梯上&1dquo;噔噔噔”脚步声响,又沉重又急促,不象是穿着布鞋的伙计,倒好象来人是穿的官靴。刘鉴和王远华抬眼朝门外望去,就见门帘一挑,冲进来两个身穿公服的胖子,前面一个不停地用手巾抹脸上的汗,正是工部尚书宋礼,后一个略小上一圈,却是尚宝司少卿袁忠彻。

  刘、王两人赶紧起身让座:&1dquo;宋大人,您怎么过来了?”宋礼还没回答,袁忠彻先走到桌边,脸色极为难看,一字一顿地说:&1dquo;宋大人和我想的一样,已经先一步去吏曹调查牛禄的卷宗了,可怪的是,吏曹并无此人的档案!”

  刘鉴&1dquo;啪”的一抖扇子,也不禁脸色大变。他才要开口细问,却被宋礼摆手制止住了。随后宋礼转头招呼伙计添椅子、添碗筷,完事后一拂袖子:&1dquo;出去,没有传唤,不得上楼来!”等把闲人都赶走了,他才在主位落座,一边抹汗一边解释说:&1dquo;户曹名册上确有牛禄其人,从九品司务,三十九岁,固安县人氏。永乐元年正月北京行部初设的时候,他就在户曹办事了,但吏曹库里偏偏就没有他的卷宗!”

  &1dquo;您可有询问过户曹里他的同僚们吗?”刘鉴胃口全失,只是摆弄着手里的竹扇,皱眉问道。

  宋礼点点头:&1dquo;都讯问过了,那牛禄平常看着挺老实,但不爱与人交往,同僚们只知道他父母双亡,没有家眷,孤身一人住在白米斜街――就这儿――但户曹同僚从来没人去过他家。”

  王远华冷冷地一笑:&1dquo;此人好深的心机,布置已久,恐怕咱们逮他不着了。”

  袁忠彻自斟了一杯酒,仰起头来一吸而尽,然后&1dquo;啪”的一声把酒杯顿在桌上:&1dquo;白米斜街这里只是一个伪装。此人深通数术,又能闭气假死,居家中不可能没有任何施法之器――最简单朱砂黄纸总得备着――肯定在它处还有一个真家!”

  刘鉴摇一摇头,苦笑着说:&1dquo;北京城那么大,就算知道他狡兔三窟,又该往哪里找去?此人倘若从此再不露面,这谜底就永远揭不开了。”

  &1dquo;不会,”王远华阴沉沉地说,&1dquo;他想破了北京的气运,尚未得逞,怎会就此收手?迟早还是会冒出来的,就不知何年何月了。咱们目前似乎只有等着。”

  &1dquo;也只好守株待兔了,”宋礼问王远华,&1dquo;如果姚少师设计的镇法完成,是否牛禄之辈就破坏不了了?”王远华略点一点头:&1dquo;世间并无不可破之法,但若等大五行阵法彻底完工,宵小之辈再想耍弄阴谋诡计,就没那么简单了。不过&he11ip;&he11ip;”阴冷如他,霎那间嘴角也不禁浮现出一丝苦笑来:&1dquo;&he11ip;&he11ip;铸钟厂已经毁了,重修钟厂,再造大钟,怎么也得一年半载,其后修建合适的寺庙安放大钟,行开光仪式,少说又得一年――先不说要铸那么大的铜钟,技术上还有难题&he11ip;&he11ip;”

  &1dquo;为今之计,只有盼着巡守的兵士能够撞上他了,”袁忠彻其实也早就饿得极了,开始大口大口地往嘴里填菜,一边含含糊糊地说,&1dquo;还有那番邦和尚是条最后的线索,等天明了找个景教僧去讯问他&he11ip;&he11ip;”

  宋礼点点头:&1dquo;今晚做什么都来不及&he11ip;&he11ip;几位用过饭就回去好好歇着吧,明日一早好有精神讯问那番僧――王大人住在何处?”

  王远华面沉似水:&1dquo;就在铸钟厂内,已然烧为白地了。”

  &1dquo;既如此,不如都暂且住到我那里去吧,就在定园北面头条胡同,”宋礼转眼望着刘鉴,&1dquo;镜如,天色已晚,路程也不近,你再回柏林寺多有不便,不如一起过去如何?”

  刘鉴和王远华对视一眼,两人一起缓缓地点了一下头。刘鉴心里明白,王远华打算向他说起有关《镜鉴记》的事情,但一来牛禄尚没被逮住,心慌神乱,二来尚有外人在场,所以不便开言。如今有关牛禄的线索只剩下一条,那就是番僧的供词,而今晚也无法加以讯问,暂时定下神来,等到了宋礼宅中,夜深人静之际,就没理由不实言相告了。

  刘鉴实在有太多的疑惑,他虽然不象捧灯,心里存点事就睡不着觉,但还是希望早一点听到相关情况为好。终究《镜鉴记》是他祖先所写,失传已久,父亲在世的时候经常念叨&1dquo;儿孙不孝”、&1dquo;可惜”,如今竟然听说这部书尚存有全本,他表面不大在意,心里又怎能不激动万分呢?

  白米斜街

  白米斜街的位置是在什刹海的东面,从东北到西南呈&1dquo;s”形走向,东口在地安门外大街,与后门桥相望,西口在地安门西大街,与北海后门相对。元朝时候,这里很可能是通着什刹海的一条水路,当时漕船可以直接驶入什刹海,在这里卸载粮食(白米),据说白米斜街的名字就是由此得来的。还有一种说法,是这里曾经存在过一座&1dquo;白米寺”,因寺得名。

  事实上,北京城内白米斜街这个名字,最早的记载是在明朝中叶,此前这条胡同的名称已不可考,作为小说,勉强穿越取用一下。

  在北京城的历史中,白米斜街附近一直是皇亲国戚、达官贵人的居住之地,既依傍着&1dquo;前朝后市”的紫禁城,交通便利,又紧邻风景秀美的什刹海,闹中取静,地价非常昂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