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郭青云知道啊,不会打仗,不会闹饥荒,国家会越来越好,老百姓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以后不收公粮了,产量也高了,家里的粮食会多的堆不下,不卖等啥呢?
那时候啊,就没多少人愿意屯粮食,很多人从地里拉回家直接就卖了。
现在爸妈天天愁,卖鱼的时候愁,晚上睡觉的时候也愁,家里现在这种情况,只能卖粮食来钱快。
她问郭建设:“爸,小鱼养的时间越长,是不是长的越肥?”
“那还用说!”
郭建设说完,反应过来了,他这没钱,勉强凑了学费更没钱了,不知道啥时候能买鱼苗,过年哪有肥鱼卖!
他瞅着鱼摊子呆,好半天才下决心道:“大丫妈,咱得卖粮食啊,卖了赶紧买鱼苗,鱼苗放的越早鱼养的越肥,过年才有钱还给大队。”
张秋果舍不得卖,但是又没用好办法,只好说:“等咱交了公粮,留点小麦打面,剩下的都卖了吧。”
郭建设的棚屋放不了麦穴子,他家的小麦穴在了爷奶家的麦穴子里,用袋子装着,袋子上边用毛字写着郭建设的名字,免得跟爷家的小麦弄混了。
卖粮食的事,瞒不过爷,爷想了一整天,第二天晚上给奶烧锅的时候就说了:“她奶,咱也把粮食卖了吧?咱不帮老三一把,谁能帮他呢?”
奶瞅了一眼碗柜上的火柴,老二给买的,那天老二回来,看见老头子跟二丫在门口费劲擦火柴,去商店一口气买了十盒,气的老头子骂他败家子,不知道过日子。
奶又瞅了一眼碗柜,关上门里面看不见,但是里面有两袋白糖,老大拿来的,春红和春雨给他们送的东西,两口子舍不得吃,两袋拿给了七个丫头,两袋拿给他们。
她不能寒了老大和老二的心呐!跟爷商量:“咱得跟老大老二说一声。”
人活到他们这个岁数啊,家里的东西就不是自己的了,人老了原本就讨人嫌,再做事不公平,惹了孩子厌,这个家啊,就完了。
孩子们会跟老人生嫌隙,孩子们之间也会生嫌隙。
这是老人最不愿意看到事情。
俩人合计了一夜,第二天天不亮,俩人就起了,爷拎着篮子去了大爷家,大爷大娘还没起。
爷放下筐,拿起院子里的竹条扫把。
大爷听到沙沙的声音,一开门,看见扫地的爷,吓了一跳。
“爹,你咋来啦?”
爷转过身看着他,拄着扫把说:“建山,起了啊。”
爷瘦瘦的,干巴巴的手握住干巴巴的竹条扫把,脸上没有以前骂儿子的那种中气十足,换上了他自己都没在意的小心讨好。
比起现在这个明显老了的爹,大爷宁愿爹像以前那样骂他。
爷看着他,眯着眼睛笑:“嘿嘿!”
大爷鼻头一酸,“爹,你放那,我自己扫。”
爷不放,又嘿嘿笑了一声,双手握住扫把开始扫地:“你腰不好,爹给你扫干净,你就不用费劲了。”
大爷彻底绷不住了,抹了一把脸,出去抢了爷的扫把。
这时候,大娘穿好衣服出来,她不让公爹扫,也不让孩子爸扫,她自己扫。
扫着扫着,看见筐和筐里的鸡蛋了。
“爹,这咋还有鸡蛋?”
爷笑了笑:“上次你娘给曼曼拿鸡蛋的时候,不是跟你说了吗,攒了就给春红,让她给娃吃。”
大娘没想到那天娘说的竟然是真的,乐的不知道说啥好,她倒不是稀罕这点鸡蛋,她自己都喂着鸡呢。
她主要是替闺女高兴,结婚前没得爷奶一个好脸,现在好了,出了门子爷奶也没忘了她们。
等春红把鸡蛋拎回婆家,说娘家爷奶专门给孩子攒的,婆家不得高看她一眼。
大娘客气了一下:“给她干啥,给七丫她们吃!”
“七丫她们有,你娘这还喂着鸡呢,下回攒了就给七丫,这回的就给春红!”
“哎!”
大娘应下了,拎着筐进灶屋,把鸡蛋放好,筐还给爷。
爷拎着筐,跟大儿子和大儿媳妇商量:“建山,春红妈,建设没钱养鱼,两口子要卖粮食,我跟你娘商量一下,把我们的粮食也卖了,钱借给建设用,等他有了再还,你们看成不?”
大爷还没说话,大娘先开口了:“咋不成,爹你卖吧,要是以后你跟娘没粮食吃了,我跟春红爸给你们送!”
大娘就这点好,不记仇,心眼实,她不去想是不是因为怕她不同意才送的鸡蛋堵她的嘴,也不去想跟曼曼大丫几个比,春红和春雨多挨了爷奶好多年的脸色,她只认爷奶现在念着春红,曼曼有的春红也有,她就知足了。
爷的心事了了一半,不让大爷送,拎着空筐回家了,回到家,奶已经从菜地回来了,摘了丝瓜,吊瓜,还有辣椒,装到袋子里,老头老太背着出门了。
爷身体不好,不放心奶一个人,非要跟着一起去,奶背着十几斤的菜,两个人走一会歇一会,到了晌午才到。
郭曼曼吃完饭背着书包出门,看见老头老太太站院子门口,正小声嘀咕着:“是这吗?好像不是这吧?”
“爷!奶!”
郭曼曼叫了一声,回头喊:“爸妈,我爷奶来了!”
“爹娘,你们来了。”
郭建川看见两个人狼狈样,满头大汗的,嘴巴干裂起皮,他心疼道:“爹娘,下回来做公交车,我给你们出车钱,别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