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虽然他们已经努力在建设和加强基础设施,但是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像苏慧兰这样为公社主动解忧的行为值得肯定,同时,她的相关办学经验将来也可以传授给其他地方,所以她这第一步迈得好,对公社意义重大。
总之就是对苏慧兰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赞扬,字里行间都流露出非常看好她、希望她能做出好成绩的意思。
苏慧兰虽然不觉得自己做的这件事有那么深远的意义,不过她想着自己毕竟和孙社长这些干部身处的高度不同,看事情的角度也不同,可能在对方眼里,这办学校之类的事情也许真的对公社比较重要?
说了能有十来分钟吧,孙社长才让她离开。
而且临走的时候,孙社长还起身亲自把她送到门口,直说如果她遇到什么困难,一定要来公社找他,因为她现在还没成年,又是他们公社第一所小学的老师,公社一定会对她给予特殊照顾。
总之,对方这样亲切十足,外加关怀满满,让苏慧兰一度觉得自己不像是下面大队的小学老师,倒像是啥举足轻重的大人物似的。
说实话,这次来公社办入职、领工资、听社长谈话,全程都给她一种说不出的违和感,可她又不知道是哪里不对!
尤其当她坐在孙社长对面听他说话时,总觉着东墙那面军绿色门帘后面好像一直有人在盯着她看,让她差点好几次都想主动问问孙社长,那门帘后面是不是有人!
好在从孙社长办公室出来后,这些奇怪的感觉就消失了大半,摸着口袋里那厚厚的一沓钱和票,苏慧兰心里就美滋滋的,忍不住往供销社走去。
要过年了,最近家里喜事连连,要不买点鞭炮庆祝庆祝?
而在她走后,军绿色门帘一掀,从里面飞快走出一个年轻人。
如果苏慧兰在这里,她一定能认出这人就是昨天发粮时一直偷偷看着她的那个年轻军官。
他朝着孙社长点了下头,就循着苏慧兰离开的方向快步跟了上去。
孙社长在他走后,连忙关上了门,掀起门帘就见自己当年的老上级林团长正一动不动的站在窗边,目光直直的盯着窗外。
跟自己搭档多年的政委、现任公社书记的老周正小心翼翼的劝道:“老团长,孩子走远了,别看了。”
林浩远这才慢慢收回目光。
看着昔日枪林弹雨里也不皱一下眉头、如今却只是看着闺女一个背影就红了眼眶的老团长,孙社长很不是滋味,忍不住道:“老团长,不行咱就跟闺女把实话说了吧!您看闺女长得跟您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她也不能不信,再说,当年毕竟也不是您的错……”
林浩远却摇了摇头:“不能说,这孩子的养父一家对她很好,孩子现在心里也只认他们……这是我欠她的,就让我慢慢还吧……”
说着,顿了顿,看向自己两个老部下,“就是对不起你们俩了,为着我个人这点事,还得特地让你们配合我……”
一听这话,孙社长急了:“老团长你这说的啥话,要不是您,俺们兄弟俩早就没命了,还能像今天似的好端端的站在这儿!”
书记周强也道:“是啊,老团长,我们当初是您的部下,命也是您从战场上一条一条背下来的,别说这点事,就是要了我们俩的命,我们也绝无二话!”
“老团长,我周强在这里给您表个态,以后闺女的事就是我的事,我保证给她照顾的好好的,绝对让您放心!”
孙社长上去就搥了老周一记:“你这家伙,一到团子跟前你就贼拉会叭叭,把我显得这么笨嘴笨舌的!”
说完,挺起胸膛朝着林浩远就敬了个军礼:“团长,俺孙大鹏永远是您手里的兵,随时听你指示!”
老周也立即有样学样:“请团长指示!”
林浩远也一正身,冲两人严肃道:“好,孙大鹏、周强听令,我命令你们立刻把这钱收下!”
然后,便从自己的衣兜里掏出一沓“大团结”
双手递给两个老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