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纺纱怎么够,织布不能少。”
袁尚让人将已经纺好的细纱,拿到飞梭织布机下。
在飞梭织布机下,细纱以飞快的度在运动着。
一来一回,一上一下,就完成了一次织布的过程。
可以说,比起三国的织布过程,效率至少要提高了五倍左右。
李明,和其他人再次傻傻的愣住原地。
如果说,纺纱机加快的细纱产出的度,那么织布机则加快了布匹服装的产出度。
简单来说,从原料到成品,之间的两个流程,都得到了大幅度加。
这意味着什么?
所有人心知肚明。
意味着,邺城的低端布匹市场,再也无人是袁府的对手。
“大人,这台织布机也是你制作出来的吗?”
“是的,这是我明的飞梭织布机。”
袁尚再次厚脸皮的将飞梭织布机的明人变成了自己。
他感觉,要不了多久,他就是这个世界,最强大的明家了。
李明已经对着这两台机器跪下了。
他的心都在澎湃,他的眼里都是火热。
对于生意人而言,这两台机器可以带来怎样的变化,李明不敢预测,但他已经隐隐感觉到了纺织行业的革命。
“从今天起,这两台机器就归你了。”
“谢大人。”
“我希望一个月后,邺城的布匹市场,都是我袁家的。”
“小人一定不负大人的期待。”
袁尚看向王林,接下来的工作便是从粗盐提纯。
三国时期,市场上的盐还是粗盐。
袁尚,自然不喜欢粗盐,所以他打算将粗盐提纯为细盐。
不仅是为了自己吃,同时也是为了售卖给他人。
粗盐,提纯细盐,过程并不复杂。
所以,他并没有打算在这些人的面前展示。
因为这些人并不笨,很容易便能掌握其中的诀窍。
一旦让这些人掌握了粗盐提纯的诀窍,那么他就没有办法通过细盐创造收益了。
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生。
袁尚在后院找来了一些下人。
每个下人都教了一个步骤。
这些下人互不认识。
制作过程,也是互不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