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道德绑架?发疯文学拯救九零 > 第91章 一个美丽的误会(第2页)

第91章 一个美丽的误会(第2页)

谭立言作为校长,虽然从源头上掐断了事情在学校里的传播,但上海的熟人三五不时要跟他交流上海的近况,他听得又是好笑又是心惊肉跳,要不怎么说文人骂人不带脏字呢?

为了降低影响,谭立言没有大肆宣扬周立参加新概念得了一等奖,只作为评选省三好的材料交了上去。

《萌芽》作为上海行的杂志,原本压根没有到云翳这样的小镇来,谭立言倒也不怕云翳这边出什么岔子,只担心上海那边有人看见教育股的公示,叫省三好的评选横生枝节。

常言道,怕什么来什么。

省三好候选名单对外公示的第三天,谭立言就接到了教育局的来电。

教育局的同志也没有拐弯抹角,直接开门见山:“贵校周立同学在上海生的事情,你清楚吗?”

没接到电话钱,谭立言很忐忑,接到电话倒坦然了:“如果你说的是不肯卖花的事,我想是知道的。”

“具体说说。”

在此之前,谭立言已经自行模拟过被教育局垂询甚至质问的情况,还问过周立在上海生的事情,所以对于听到的询问并不惊慌,教育局的同志语调尚算亲和客套,就更是放松了。

谭立言清了清嗓子,将事先准备好的说辞缓缓讲出:“其实周立同学的家境很困难,是,她的父母是双职工,但想必同志你也很清楚,下岗大潮的影响,国营单位朝不保夕,五年级下学期,周立同学就说父母面临下岗的压力,已经很久都没有过工资了。他们去上海路费都是借的,还考虑着新概念大赛给报销路费才去的。我们云翳是小地方,没有肯德基,小孩子大老远地去了,总不好乘兴而去败兴而归,母亲是咬牙买了一包薯条,也只买了一包薯条而已。要不是因为穷,因为能力有限,哪对父母不想着把最好的都给孩子?我家里老人溺爱孩子,要是去了肯德基,想用一包薯条就打了?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事情是谭立言问过周立知道的,细节处理却是他自行润色。谭立言不愧是干行政工作的,他这一润色,教育局的同志果然听得十分触动:“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被教育局同志这样一肯定,谭立言更加振奋:“孩子母亲是咬着牙才买了肯德基,不肯买花很正常。再说了,不肯买花是什么大的罪过?能比得上救人的功劳?周立先后拯救二十余人免于溺水坠江,是荣获了市见义勇为奖的好孩子,谁要因为她不肯买花就质疑她的道德素质,我第一个不同意。”

透过听筒听过谭立言铿锵有力的表态,教育局的同志在略一犹豫之后也摆明了立场:“其实我们也明白周立同学的优秀,文化课成绩好,见义勇为,还拿了新概念一等奖,也倾向于将省三好的殊荣给她,这次给你打这个电话只是接到举报后的例行公事。”

举报?上海那边果然有人见不得周立好的。

谭立言听出了教育局同志的言下之意,没有挑明,只是叭叭地输出着对于对方的肯定:“感谢教育局同志对周立的肯定,这不仅仅是对周立个人的肯定,也是对我们学校选送三好学生的监督水平的肯定。”

教育局同志客套地听取了一通谭立言的高帽子,笑着挂了电话。

挂了电话,谭立言也是笑容满面,看来周立这次的省三好稳了。

四天后,伍公馆。

小娇妻在厨房里,将买来的油条豆汁从塑料袋里拿出来,放进碗里,端到餐厅。

餐厅的实木餐桌前,年近七旬的伍凛亦已坐在了餐椅里。

人逢喜事精神爽,想到近日来自己掀起的热潮,伍凛亦整个人都精神奕奕。这个星期为了去电视台参加节目录制,伍凛亦又专门染黑了花白的头,看着比实际年纪年轻了好几岁。

美中不足,到底是银样镴枪头,小娇妻颇是有些遗憾地叹了一口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