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屋内只闻程钦缓慢沉重的脚步。
炉中的水又沸了两道后,程钦才站定身,看着长子沉声问道
“调任的事,你有何打算?”
程原恩想了想,道
“京中的水太混,此时不宜回来。若继续留任江浙福建那一带,只怕不与他们一道入股,他们是睡不安稳的。若能调任,最好是去两湖,若不然四川也行。”
程钦点头,两人的想法不谋而合。
两湖是米粮重省,这次赋税新政却没有波及到,而四川虽边境有匪患,但几处铁矿却刚被朝廷收归——这几个地方至少几年内都是安稳容易出政绩的。
但江浙一带是外放官员削尖脑袋想挤进去的地方,若不是调回京城,调去哪里都是变相的贬职。
程钦皱眉,道
“此事要不让人起疑,却有些麻烦。”
程原恩为他倒了一盏茶,说道
“倒也不难。今年新政后,徽州有几家粮行开始在暗地联手压价,米价几乎腰斩。有几个县的佃农将一年的粮食全缴了也不够,便跪在衙门请意。我让衙门暂按米粮斤数收了,虽卖出去稍微高一些,到底比核交的银子要短缺……胡宗元想着法子,从别的府给匀过来抹平了。”
上缴朝廷的税银,是按省核算的。
程原恩这样,算不上政绩出了大问题,最多就是个执行不力。
但若有人抓着这一点要在今年大考上做文章,也是可以的。
程钦想了想
“此事可行。你何时进宫?”
程原恩道“折子昨日便递进宫了,等消息大概就这两日吧。”
臣子回京按规矩要先进宫面圣,才可以四处走动。皇帝未召见前,是不能出家门的。
程钦走到桌案后,提笔书写。
“你出宫后,拿我的拜帖去一趟贺林府上。”
贺林是吏部考功清吏司郎中,也是淮青党一系。
昭和帝如今和林涪正在角力,淮青一系被打压后重见希望,但凡有机会便要扑身反咬一口。
如今内阁中有四人,除辅林涪外,次辅陈敬之年事已高,只待致仕养老。排位第三的郭懋是淮青党人,排最后的岑宪如今还没有什么话语权。
程原恩往贺林处走动,贺林必会帮他去郭懋处说项。
而郭懋支持的人,林涪必会打压。
若是平时倒也罢了,淮青党争取一番,林党也不见得个个都能压下去。
只是程原恩偏偏在昭和帝大力推行的新政执行之初犯了这样的错,林涪绝对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程原恩立时便想通了此中关键。
“此法甚好,只是……胡宗元定会瞒下我的事。”
程钦闻言,看着他意味深长地笑了
“这你不必担心,我自会找人将此事传到林党地方。”
第二日,程原恩奉旨入宫面圣。出宫后,他回府换上一身便装,执帖去了贺府。
而程钦则唤来林备,将一封信交给他。
林备掩人耳目,悄悄去了英国公府。
喜欢雁西归请大家收藏雁西归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