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民国人物传记丛书 > 第95页(第1页)

第95页(第1页)

  《我们的主张》表后,反响热烈。胡适“费了一天的工夫”

整理收到的关于此文的讨论,就选出可表之文十四篇。主要的反对意见是认为文章的精英意识(当时并不用此词)太重,忽视了民众。也有人觉得中国政治已无法改良,只有实行彻底的革命。赞成的人则觉得这些提法都切实具体,更应组织团体落实之。总的趋势对“清高的好人”

肯关心政治都表示赞许,但也有少数人以为还是以坚持“清高”

更好。[5o]

  胡适看了这些文章之后,“颇有感触,做了一篇《后努力歌》”

,其中说道:好社会与好政府、教育与政治、破坏与建设都是互为因果的连环,解开的唯一办法就是努力或干。其实这也就是杜威离开中国时的告别演说中的意思,胡适的感触,也就是想起了老师的话。但这样的连环问题是否是干就能解决的?正如胡适提出的有计划(不论优劣)就一定比无计划一样,在逻辑上都还大可研究。不过,至少在破坏与建设一点上,胡适具体指出改良和革命不妨各自“分工并进”

,他这边先事改良,若“恶势力”

不许改良,则仍有革命的必要。这个一贯思想,胡适仍在坚持。[51]

  这一次北京各势力酝酿干预政治,本是研究系最积极主动,结果却基本被排之于事外,他们当然“大不高兴”

,说北大派“有意排挤他们研究系的人”

。林宗孟说:“适之我们不怪他,他是个处女,不愿意同我们做过妓女的人往来。但蔡先生素来是兼收并蓄的,何以也排斥我们?”

殊不知此事胡适早已成主谋,研究系其实吃了胡的大亏。后来林宗孟出面邀吃饭,所邀者多半是“他们研究系的人”

,余则为北大派的人。胡适记述道:“宗孟极力劝我们出来组织一个政党,他尤注意在我,他的谈锋尖利得很,正劝反激,句句逼人,不容易答复。但办党不是我们的事,更不是我的事。人各有自知之明,何必勉强,自取偾事。”

这一次研究系特别注意胡适,不知是真醒悟胡适已暗成中心还是仍以为胡适为“处女”

而好控制,若是后者,则必然更加吃亏。胡适的公开态度大约仍是“不曾答应,亦不曾拒绝”

。[52]

  不久王宠惠出面邀吃饭,所邀者有蔡元培、罗文幹、梁启、林宗孟、熊秉三、董康、颜惠庆、周自齐、张耀曾等,胡适所记各人,全是前官僚,是知这大约是他第一次与这些人会谈。此次会面的“本意是要把各党派的人聚会来谈谈,大家打破从前的成见,求一个可以共同进行的方向。今天结果虽少,但他们谈过去的政争,倒也颇能开诚认错”

。以后罗文幹又邀吃饭,所邀者除蔡元培、胡适外,基本为顾维钧、汤尔和等半独立的技术型官僚,后来不少进了内。研究系的影响已明显减弱。那次饭后蔡元培对胡适说,“教育总长已定林宗孟”

,林想拉胡适去做次长,“蔡先生劝他不必开口,蔡先生也不赞成组政党事”

。以胡适那段时间的热衷来看,如果不是蔡拒绝在前,他自己的态度正未可知。从这时起,胡适与这些人的过从就是经常性的了。

  关于组党事,胡适的意见倒与蔡元培接近。对于胡适和其他一些转型中的现代知识人来说,迈出由不议政到议政这一步并不难,因为士对国是的关怀本为他们所传承,但从谈政治到干政治那一步就不那么容易了。在意识层面,他们有时又离传统更近些。针对那些要求“好人”

组织团体的意见,胡适个人认为:“我们在此时和最近的将来,都应处于中间人、公正人、评判员、监督者的地位。”

但也不排除将来政治走上轨道之后,出来“造政党”

直接干政治。这是胡适表现出的典型的中国士大夫观念。以西方的运动规则言,如果裁判可随时视情形的变化而决定自己是否下场改做运动员,实际上是无法执行其裁判职责的。只有中国士大夫才是一身而兼任裁判和运动员,而且不时变换身份,既出仕天子为臣,又不以天子之是非为是非,以决天下之是非为士之己任。对民初刚从传统的士蜕变而出的现代知识人来说,“好人”

一旦不再“清高”

,不知不觉中就更接近于“士”

而疏离于“知识人”

了。[53]

  的确,整个这次“好政府”

的主张及后来“好人政府”

的组成,都是中国读书人的地位虽在边缘化,但士人那种“正义权威”

的余荫尚在。那时日本的芥川龙之介就告诉胡适,他觉得“中国著作家享受的自由,比日本人得的自由大得多,他很羡慕”

。胡适以为:“其实中国官吏并不是愿意给我们自由,只是他们一来不懂得我们说的什么,二来没有胆子与能力可干涉我们。”

这话颇能证明士人的余荫。[54]

  但余荫毕竟只是余荫,1922年8月王宠惠主的“好人政府”

本因吴佩孚的支持而上台,不过三个月就因直系内部的矛盾而下台。对曾经非常努力地为王内提建议的胡适来说,打击最大的可能还不是王内的垮台,而是王等在台上时已并不真能实行胡适等人提出的建议。所以胡适后来又支持“联省自治”

的主张,将议政的重心从中央转到地方。结果,除了增加的对立面,也没有什么实际的效果。最后胡适不得不承认“此时谈政治已到‘向壁’的地步。若攻击人,则至多不过于全国恶骂之中,加上一骂,有何味”

。但谈具体的“问题”

,“则势必引起外人的误解”

;至于“为盗贼上条陈也不是我们爱干的事”

(其实他有段时间几乎一直在干),所以“只有另谋换一方向努力的办法”

。[55]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胡适明确说政治方面的“问题”

已不可能谈,那就只好回头去谈“主义”

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