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狩猎结束了,村子里的人都回来了,那时候雇人来干。
可是他爹闲不住,非要自己来干。一想到每天做出来的东西能值好几两银子,赵元功他爹就斗志昂扬的!
等到狩猎队回来的时候,赵元功和赵老爹两个人已经做出来一百多斤水果糖块,下窖了五百多斤果酒。
赵元仁和赵元义两个人回到家里,看到家里的糖,心里大吃一惊!
这些糖是自己家做出来的?那自己家岂不是从此衣食无忧了?从此就达了?种什么地呀!打鸡毛猎呀!
“爹,这都是你和三弟做出来的?那咱家岂不是要达了?”
老爹一只手背在身后,一只手轻捻胡须,神情淡然,“达是必然的,从老三中秀才开始,咱们家就已经开始达了”
老爹这个逼装的,让一家老小感到莫名的高大上!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吉日良辰,赵元功的糖酒作坊也宣告正式开工!
二十间大瓦房分成两部分,招了八十个赵家的老爷们儿,赵元仁带领四十个人负责制糖。
赵元义带领四十个人负责酿酒。核心技术掌握在赵元仁和赵元义的手里。
作坊采用流水线作业方式,各道工序各自分开作业,互相之间不参与,这样做有利于保密工作,技术不能外泄!
赵元功制订了作坊的规章制度,贴在墙上。每天早上赵元仁和赵元义哥俩都要把工人集中到一起,强调一遍。
至于作坊的保密工作由家族负责,在族长和族老们尝到糖味儿的那一刻,就知道这是一个能兴旺家族的东西,也是一个能要人性命的东西。必须严格保密!
在宗族为上的时代,谁敢吃里扒外,出卖宗族利益,只有死路一条。
族里为此成立了一个由二十个人组成的护卫队,严禁不相干的人靠近作坊。
赵元功每天都要到作坊去,一是要把技术教给赵元仁和赵元义,二是要及时现问题,解决问题。
全程跟踪了一个月,赵元功才把作坊撒手交给赵云仁和赵元义。
……………………
赵元功在县城租了一个面积能有一百多平米的商铺,准备售卖糖酒。
族长给他挑选了两个小伙子,作为他的随从,跟着他一起前往县城。
一个小伙子名字叫做赵元礼,是赵元功四叔家的大儿子,亲堂弟!
一个小伙子名字叫做赵德有,是族长大伯的第四个孙子,是赵元功的堂侄儿!当年跟赵元功学习过下蛋技术。
两个人都跟赵元功是同岁,只是生日比赵元功小,赵元功是正月二十五的生日,一般人比不了。
在给赵元功挑选随从这件事上,族长大伯是有私心的,一个是大伯的亲侄子,一个是大伯的亲孙子,肥水不流外人田!
族长大伯很看好赵元功的前程,希望这两个孩子能跟着赵元功学点本事,将来有点出息。
至于赵元功二伯家唯一的儿子赵元柱,今年十三岁,年龄还小,将来还有机会。
在选人这件事儿上,赵元功是赞同大伯的做法的,让赵元功自己来选人,他也是要挑自己家直系的堂兄弟,任人唯亲是忠诚度最高的保障。
赵元功需要的是忠诚,能力无吊所谓,只要忠心耿耿的听话就可以了,在这一点上,还是有血缘关系的兄弟更好,因为他们都在赵元功的三族、九族之列,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不能有好事儿的时候,不带着人家,诛九族的时候就连累人家被干掉,诛三族的时候,他们跑不了!
转眼时间到了十一月初,作坊第一批下窖的果子酒,已经酵成熟了。
十一月初八,赵记糖酒铺正式开业!日子是赵元功选的,118多吉利!
铺子里面的装饰很简洁,迎门一个长柜台,柜台上放着六个木头盒子,每个盒子里面是一种口味的水果糖,五颜六色的很是好看。
继续往里走,一大排酒缸,里面是各种口味的果儿酒,铺子里面果子味、酒味相当的浓郁,一进门就能闻到一股香甜的气息。
此时距离新年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返乡过年的人已经6续开始行动了,水果糖和果儿酒这两样东西还是头一次在辽东出现,是很不错的过年礼物,销售情况相当好!
随着返乡的人群走向远方,开远县的水果糖和果子酒的大名也在外面传开了。当辽阳府和沈阳府的客商慕名来到开远县城的时候,赵元功的糖酒铺子火了!
大量的糖酒源源不断的从开远县城拉出去,大量的银票揣进了赵元功的怀里。
赵元礼和赵德有跟着赵元功,白天在铺子里面忙活,晚上就住客栈,吃饭就下馆子。
两个人看赵元功都是星星眼,尤其是赵德有,对这个和自己同岁的小三叔佩服的五体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