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读者朋友见谅,这才是接二百九十六章的原文)
“轰、轰、轰……”
不远处传来的炮声犹自在耳边回响。
但是兴和军大营依旧井然有序。
我是谁,我在哪儿?这还是我大明吗?
出灵魂三问的刘宇烈有些摸不着头脑!
那是因为来到援军营地居然没见着这里的主将。
在文贵武贱的大明朝,流芳百世的民族英雄戚继光都得在张居正面前自称门下走狗,就可见一斑。
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兵部右侍郎、山东登莱总督刘宇烈乃是当朝从二品大员,哪个总兵官见了不上赶着巴结?
为何一个副将连面儿都不露?
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还有还有!监军太监不应该骄奢淫逸么!
这位王公公的大账怎么如此简朴?
传闻中的朝廷出了一个如同海刚峰那般正直清廉的大太监果然不同凡响!
刘宇烈的门生故吏何其多也,况且他们家还是一门双进士,他的胞弟刘宇亮现任正五品吏部郎中。
所以刘宇烈对京师生的事情不是一无所知。
他觉得随时有可能出现缇骑逮拿他回京问罪并不是杯弓蛇影,而是朝中有人预警!
刘宇烈不胡涂,知道摊上大事了,能够将功折罪是最好的结果!
如若不能,贬谪为庶人也能接受。
最怕的结果是如同袁崇焕那般千刀万剐祸及家人。
原本是想冒些风险诏安叛军,那是没办法的办法,他统御的兵马不堪入目,根本打不过叛军。
现如今截然不同,这路援军兵强马壮衣甲鲜明,让人眼前一亮。
形势比人强,刘宇烈只能强压怒火,挤出笑容慢言细语,希望王坤能够给个痛快话。
何时动总攻一举击溃叛军收复登州?
王坤苦笑,心道:“洒家也不知道啊!”
他当然不能如实跟刘宇烈、谢链等等解释。
只能以兵者诡道也,责任重大,必须等待时机,必须谋而后动,怎能死板地确定日子来搪塞。
唉!人家监军大太监跟兴和军都不着急也无需着急,他们决定稳扎稳打无可厚非。
刘宇烈无话可说,也没办法强压。
万一威逼过盛,导致兴和军出战失利,监军太监必然让他背锅。
他本就背着沙河兵败损兵折将丧城失地的大锅。
哦!还有,崇祯皇帝亲自调遣而来的六门红夷大炮居然一炮未就成为了叛军的缴获。
刘宇烈罪莫大焉!
加上刘宇烈到任前被叛军缴获的六门再算上登州城里的、原孔有德部拥有的。
叛军拥有的红夷大炮的总数已经过了五十,加上大将军炮、弗朗机炮,恐怕不低于五百。
&1t;divnettadv">所以叛军跟以前的任何敌人都不相同,他们的攻坚能力特别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