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传来传去,添油加醋都算轻的,还被加入了很多不知道哪位臆想出来的桥段。
所以,在沈贵芳听到的版本里,罗一在滨城的日子,比事实上要可怜的太多了。
再一想罗一那远于同龄人的成熟,沈贵芳瞬间就理解了。这种成长经历的孩子,就算不成熟,身边的人和事儿也会逼着他成熟。
董丽洁临去沈城前,到沈贵芳的店里收拾了下头。被问起闺女和罗一哪去了,她懒得细讲,便说闺女去姥爷家了,罗一回滨城自己家了。
这会儿沈贵芳看到明明已经回滨城的罗一又回来了,还说“家里有事儿,等初三初四才回去”
,瞬间就开始脑补了……
肯定是她妈和后爸去老人家过年,罗一一个外姓拖油瓶,不好跟着一起去。
大过年的,不愿一个人在滨城继父的房子里待着,才回了安市这边的。等到初三四,他妈和继父从老人家那边回自己家了,他再回去。
这么一合计,沈贵芳看罗一的眼神,自然而然的就带上了怜惜。
眼看着罗一挤出人群走了,沈贵芳对闺女说“一会儿咱俩多买点菜。过年这两天给他带一口。”
“嗯,多买点肉吧。”
卢婷婷也觉得罗一怪可怜的,看了眼他背影,大人似的摇了摇头,嘴里念叨“瘦的跟根筷子似的。风大点都能刮跑了。”
罗一不知道,自己在人家娘俩的眼中成了可怜虫。挤出福春市场,开车直奔赵姨家。
楼内风刮不着雨淋不着,贴对联很容易。不用打浆糊,直接上透明胶就行。
对联和横批贴好,正往门中间贴福字的时候,陶哲和几个朋友有说有笑的从楼上下来。
看到罗一的侧脸陶哲愣了一下,又仔细看了一眼,确定没认错人,扯着嗓子喊“哎?你小子,不是回滨城了吗?”
罗一听到陶哲的声音,心里一阵尴尬。
考完试第二天,陶哲就打电话喊他出去。罗一借口说已经回家了,快开学才回安市,给推了。
现在倒好,被人家撞了个正着。
心里尴尬,罗一脸上半点没露。转头看着陶哲,无奈的抱怨“我在家待得好好的,被人一个电话拎回来贴对联。”
“谁呀?还得你伺候着。”
陶哲不疑有它,下意识打量了下赵姨家的房门。
送几位朋友下楼的小伙儿,表情稍微有点怪异的瞅了眼赵姨家的房门,小声在陶哲耳边说了句什么。
陶哲听完朋友的话愣了一下,指着赵姨家的门,问罗一“你跟这家认识呀?”
“我老姨的朋友,走的时候忘贴对联了。不吉利嘛,就把我拎过来了。”
罗一解释。
“哦~”
陶哲点点头,招呼罗一“正好,一起吃个饭。”
“吃啥呀,贴完了我就得赶紧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