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老爹又朝去年的十五亩地看过去,今年这十五亩地,十亩长了蔬菜,还有五亩地长了苕苕(学名:紫云英,不仅可以沤肥,更是家畜的主要饲料,春季时,嫩梢也可摘来吃。),专供用来沤肥,养牲口。
今年,更是增加了不少牲口,其中买了三头牛用于耕地,十几只羊,还有最好养的家猪,鸡鸭鹅等就不要说了,那更是成栏成栏的养,用它们粪便和苕苕沤肥,田种什么,什么有收成!
整个小旺村的人都在麻家领到了活干,那怕是七八岁的娃子,他们割草喂牲口,每天都能从麻家挣到几个铜子。
小旺村正成了兴旺之村,难道冥冥之中,老天爷真是送了个福娃过来?
至于第二茬占城稻能收多少,麻敏儿还真没有时间关心,她在为镇上的铺子操心。
操什么心呢?七、八月份,正是大豆成熟的季节。由于去年翼州大旱,虽说分了冬小麦种子,但仍然有很多农户的田空置着,对于农人来说,最不能忍受的就是让田空着,那是对老天爷的不尊重,怎么办?他们种了大豆,大豆既养田,也能让农人有收成。
农人以为自己的大豆要做几年豆酱,那曾想,云水镇上,麻记铺子大量收购,而且价格不低,那叫一个高兴啊!纷纷把大豆卖过来,就连云水镇以外的村子都有人过来卖。
麻敏儿要这么多大豆干嘛呢?当然做豆制品。从最常见的豆腐做起,由于云水镇今年展的好,人们舍得花钱,豆腐上市,行情不要太好哟,可惜,马上被人模仿,而且模仿的人还是麻家嫡子麻齐蒙的铺子。
铺子掌柜彭伟然问:“小东家,怎么办?”
翼州干旱,他流浪到云水,虽然分到了田地,能勉强度日,但日子过得很难,因为识字,被麻敏儿招过来面试了一翻,最后成了麻敏儿的第一个铺子掌柜。
“是呀,小东家,怎么办?”
另外招来的两个磨豆腐的伙计一脸紧张,如果小东家铺子干不下去,他们就要失业,刚好的日子又要没了,怎能不担心。
麻敏儿轻轻一笑,“我早想到了,咱们做别的。”
“小东家,做什么?”
几天后,麻氏铺子,豆腐还卖,但不是主打,改豆腐干、千张(有的地方叫百页)为主打,新鲜的花样,引得人们争相来买,不仅如此,连平定县城的酒楼都来订货。
可惜,不到半个月,麻家老四的铺子就卖豆腐干、千张了,由于他在镇上衙门里任职,镇上一些人想拍他马屁,生意很快就起来了。
“小东家,我们又被他们模仿了!”
麻敏儿轻轻一笑,“那就改做小吃店,做豆腐脑、豆腐花。”
“哦!”
彭掌柜没想到小东家的豆制品种还挺多,本来担心的,现在不担心了,干劲十足又改做豆腐脑、豆腐花。
结果,麻家老二开始做了,不仅如此,他还在县城衙门附近、书院附近,摆了小摊,专门做小吃食豆腐脑、豆腐花。
“小……小东家……”
彭掌柜头上冒汗,“我绝对没有泄漏做法方子。”
“我知道。”
“啊……”
彭掌柜看着淡定的小东家,搞不明白了,“那……那我们……”
“再改别的。”
“啊,小东家,你还有啊!”
“那当然!”
麻敏儿笑笑,“咱们来做腐竹,做成干货,卖到更远的地方。”
“哦。”
彭掌柜从开始的不安,到后来的惊讶,再到现在的淡定,他现在除了跟随小东家的脚步,不做别的。
结果仍然被麻家人学着做了,这次是没有存在感的麻老七。
坐在自家廊下,吃着小黄瓜(古代的黄瓜跟现在看到的黄瓜是有区别的,皮不是青的,偏白黄色,所以才叫黄瓜。)
麻齐风坐在女儿身边,拿着蒲扇跟她一道乘凉,担心的问:“敏儿,要不要爹去找祖父,让你祖父制止。”
“别,爹,随他们去。”
“可你的生意……”
“爹,就算麻家兄弟不模仿,别人也会模仿,我们阻止不了的。”
“那……我们的生意怎么办?”
麻齐风担心的问。
麻敏儿笑道:“爹,你别担心,我还有一个豆制品没出来呢!”
“啥……?”
“大豆油。”
“油?”
“嗯!”
麻敏儿说道:“大家都吃猪油,属于动物油,植物油不多,要是我用大豆制油,生意肯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