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的老侯爷自然是指杨正山,不是指杨明诚。
「好得很,都出去游历三年了,到现在都没有回家!」李大贵道。
「所以这事老侯爷并不知道!」李宝山道。
「不知道!」李大贵道。
「这还真是一个艰难的抉择!如果老侯爷认同此事,在下会毫不犹豫的献城投靠,但如果只是四爷的话,我需要想一想!」
信纸燃烧的火光将李宝山的面容映照的通明,他的神色很平静,他的眼眸很深邃。
李大贵默默地看着他,然后嘴角微翘,「那好,我给你一天的考虑时间,明天这个时候,我还会过来!」
李宝山微微颔,「慢走不送!」
李大贵起身,看了看地上的灰,「这对你来说是一个机会,希望你不要错过!」
李宝山看着他离开的背影久久无言。
机会吗?
的确是个机会!
对他对李家来说,这都是一个机会。
他现在有着后天七层的修为,但他已经快四十岁了,如果没有机遇的话,他这辈子的修为最高不会过后天八层。
至于李家,有他在李家在保宁府算是一方豪强,可一旦他离世,李家会被瞬间打回原形,变成一个无关紧要的小家族。
对他来说,杨家这根大腿够粗够壮,一旦他能抱上,那绝对是一番机遇。
可是招揽他的不是杨正山,而是杨明昭。
杨明昭能不能代表杨家,这在他心里需要打个问号。
不过对于他来说,杨明昭也是一根大腿,
哪怕杨明昭不能代表杨家,对他来说也是一根很粗的大腿。
李大贵的到来就能说明这一点。
他虽然无法看透李大贵的修为,但他明白李大贵的修为远在他之上。
李宝山坐着等到了天亮,天亮之后,他立即来到了城墙上,拿着千里镜观察着城外的营地。
李宝山不是一个莽撞的人,恰恰相反,他是一个极为谨慎的人。
他观察城外的营地是想看看杨明昭的能力。
他要看看杨明昭这根大腿的成色。
杨明昭的品性应该不错,毕竟他把太平县治理的很好。
那杨明昭能力如何?
咱抱大腿也不能乱抱,这根腿不但要粗要壮,还要坚实可靠。
城外的营地井然有序,虽然有些将士的装备很差,但可以看出是经过长期训练的兵丁。
这足以说明杨明昭不是胡来,是真的在认认真真的练兵,是真的在踏踏实实的做事。
观察了一阵子之后,李宝山站在城墙上沉思了良久,这才转身走回城内。
他回到家中,将家中的管家喊来。
「你去将咱们家的田契地契全部取来!」
管家疑惑的问道:「老爷,所有的田契和地契吗?」
李宝山点点头,「所有的,还有所有的借据。」
管家虽然不知道李宝山要做什麽,但还是听话的将所有的田契丶地契和借据全部搬了过来。
足足三个大箱子摆在了厅堂中,李宝山一一查看起来。
在大荣,李家只是一个小家族,但在保宁府,李家却是一方豪强。
李家的丁口也不多,李宝山的父亲有三个兄弟,而李宝山这一辈则有四个堂兄弟,小一辈要多一些,成丁的有四人,还未成丁的男娃有五个。
至于旁系,那就有很多了,李家在保宁府也是传承很多年了,李氏族人在保宁府的数量已经很难统计。
那些旁系族人与李宝山亲近的有之,但更多的其实早已脱离了嫡脉,自力更生去了。
所谓的李家其实只是指李宝山父亲那一辈的三兄弟,李宝山虽然不是李家辈分最高的,但他是李家的家主。
所以他手中的田契丶地契就是李家的所有。
看着一张张田契和地契,李宝山皱了皱眉头。
再看看那些借据,他不由得叹息一声。
借据,也就是高利贷!
放高利贷是乡绅地主最常用的兼并田地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