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没有卖服装?”
“我对服装和时尚一知半解。”
英子做生意的大前提是懂一半,她至少要对商品有一定的了解才会接触,接触了之后要对商品的种种完全了解,生产地,渠道,客户需求等等,她都要做调查,商里的产品是根据销量随时调整的。
服装她也不是完全不卖,但是防晒服、御寒服这种“功能性”
的服装并不等于真正的“时尚”
。
服装行业的水啊,也是很深的。
“你很聪明。”
矫凤山说道,“我倒腾过一段时间的服装,主要是牛仔裤,确实服装行业有自己的行业规律,比如你身上穿的这件,应该是以纯的外套?”
所以……不是蓝不拉几的了?“是。”
“这件衣服的面料……”
他从面料到版型到做工详细分析了这套衣服,“成本价是……”
他给出了英子一个不能接受的成本价。
“您方才说这件外套的做工很好,多了几样比较耗时的工……”
“对啊,所以我才给了这个价格,知道一个剪线婆多少钱吗?”
“剪线婆?”
“中国甚至全球的女装产业,集中在有限的几个产地,大部分在广东,牛仔裤的产地更是集中的广东的几个镇里。”
他一一列举了这些产地,“在面料、做工方面价格是完全透明的,版型更是你扒我,我扒你,虽在扒版的过程中略有改变,但改变不大,目前在我国,还没有真正的设计师之说,我一般叫他们扒版师,影响服装价格的主要因素实际是品牌。”
他开始讲述起了品牌,女装、男装、童装、鞋子等等。
“为什么在我们这里没有形成这样的市场?”
“你去过南方吗?”
“去过几次江苏。”
“伞?”
在他的深入调查中,发现了英子曾经经营过一个伞类品牌,但很快放弃了。
“是的,最初的物流成本太贵且浪费,我在产地建了发货仓,为什么我们这里没能形成这样的生产基地?”
“原因嘛……是多方面的,除了体制问题之外,还有一点那就是我们这里成本太高了。”
“成本?”
“你去过南方,你知道南方的小作坊是什么样的。”
“是的。”
就是一个铁皮大仓库,工人们做工,夏天的时候会有风扇之类的。
“我们这里第一要考虑的永远是取暖和保温,厂房就不可能是南方那种非常简单的薄铁皮房或者是简易厂房。其次是运输……我们省没有出海口,有出海口的城市比如大连,服装行业就做得还可以,就算有同样的政策,同样的营商环境,我们省也不适合生产这类型的产品,包括小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