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英国学者霍布森,根据华夏瓷器收藏大户——大维德的一对“至正十一年”
青花云龙纹象耳瓶,表了一篇文章:《明以前的青花瓷》。
这篇文章暂未引起太大波澜。
直到1952年,美国一个叫波普的博士,结合华夏流出的元青花和土耳其托布卡普宫的数百件元青花,表研究成果之后,元青花才受到全世界研究华夏古陶瓷学者的重视。
而国内的学术界,也将此类精品元青花定名为“至正型元青花”
。
莫小年默默梳理了一遍,心道:现在其实是收元青花的好时候啊。
最好留在国内,不要流出国门。
再说了,此等重器,自己收藏也是极好的。
“小年,你在想什么呢?”
“掌柜的,我想收一些这种仿冒元青花的赝品。”
“你收这个干嘛?”
“学习。研究赝品,是为了更精准地鉴定真品。毕竟,永宣青花都是重器,价值不菲啊。”
倪玉农沉吟,“这个想法倒是不错,不过既然是蒙洋人的,有的价钱还不低呢,你得找低价的才合适。”
“是啊,我也没多少钱。”
“你要有心,低买是不难的。”
倪玉农道,“不是谁都像6永熙那样,在英国待着受了不少洋人的影响,给看高了。”
“掌柜的,您要是见到什么漏儿,也劳烦告我一声行么?”
“行。”
“掌柜的,我来了京城,您照顾有加,今儿中午我请您和桂生一起吃顿饭如何?”
“你一个伙计,请掌柜的吃饭······这么多年了,桂生可从来没请过我。你要是请,那不是等于扇他耳刮子么?”
倪玉农说得夸张了一些,其实就是不让请。
“那不一样,他是儿徒,我就是个打工仔。”
“打工仔?”
“噢,广州话,上次听我老舅说的,就是干活赚钱的小伙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