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翼翼的将印绶收好,刘备恢复了常态,谦恭但不谄媚:“请容我准备薄酒,今日与陈相共饮。”
陈纪摇了摇头:“郡中事务繁忙,酒宴暂且搁置吧,待平原郡吏治真正清平的那天,再由本相亲自设宴,款待诸县功臣。”
刘备面有惭愧:“陈相心怀社稷百姓,令人钦佩。”
陈纪刚准备离开,忽然又驻足留下:“差点忘记了,玄德你前些日子托本相打听的北海郑玄之子郑平,此人的确是当世少有的才俊之士。”
“一岁能言,两岁能字,三岁读诗文,五岁论古今,年少时就遍读万卷家书,勤习弓马剑术,堪称少年奇才。“
“十四岁狱中探亲时,剑斩言语凌辱郑玄的宦官苏礼,扬名北海。”
“十六岁时跟郑玄在学堂辩论,认为善谋略者,应当显扬于世,于是自取表字显谋,出游诸州郡,因此也得了个‘狂才’之名。”
“玄德若想延请此人,恐怕有些困难。”
刘备并未告诉陈纪,当日冒充平原郡讨贼都尉的就是郑平。
陈纪只以为刘备是偶然得知了郑玄之子的贤名,有意延请,这才向自己打听。
刘备凛然。
当日只觉得郑平胆魄过人,又懂行军士气,刘备断言郑平是个才俊智士,这才出言邀请。
却不曾想郑平比刘备想象中更有才能!
“若能有郑平相助,不止高唐县,我连平原郡的黄巾都能一并扫除了!”
“如今我成了高唐令,想必是通过了郑平的考校了,此时不去,更待何时?”
想到这里。
刘备向陈纪请命道:“不瞒陈相,当日我遭遇黄巾埋伏时,正是郑平诈称平原郡讨贼都尉,助我整顿了士气,这才惊退了黄巾。”
“我本想邀请郑平助我扫平高唐县的黄巾贼,还一县百姓安宁。但郑平却说,我只是高唐县的一个小小县尉,钱粮都得归县令管,扫不平高唐县的黄巾贼。”
“郑平承诺,若我当上了高唐县县令,可再去北海寻访!”
“请陈相许我假期,前往北海求贤!”
陈纪吃了一惊,随即敛容:“没想到玄德跟郑平还有这般的际遇!不用许假期,你持本相书信,同时去拜访康成先生,请康成先生举荐一些贤才来平原郡任职!不论请不请得回贤才,本相都记你一功!”
这还真是瞌睡了有人送枕头!
陈纪正愁平原郡可用的人才少,若有郑玄举荐贤才,陈纪哪里还会像现在这般束手束脚?
刘备大喜:“陈相放心,刘备定然不辱使命!”
陈纪端起高唐令的印绶递向刘备,言语多了三分严厉:“刘备,既然你有报国安民之心,那本相就给你一个机会。即日起,由你担任高唐令,县丞和县尉,皆可由你自行提拔。希望你不要忘了本心,勤施善政,莫要让本相失望啊!”
刘备大喜,双手颤抖的接过高唐令的印绶:“刘备,谨遵陈相之命!”
自讨伐黄巾开始,刘备任职过的最高官职,还是随毌丘毅讨下邳贼,因功受封的下密丞。
高唐令,这是刘备第一次正式担任县令,还是一个满万户的大县!
出身寒微,织席贩履的刘备,宦途飘零六年,终于当上了县令。
这其中的艰难,寻常人是很难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