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珪早就想好了应对之策。
他跪在地上说道:“微臣只是遵循祖宗法治,不敢轻易改变,擅自作主,生怕动摇了国之根本。”
“可我宋家祖制明明就强调不能以出身论长短,不能选贤唯亲,这样看来你王珪不仅没有维护祖制,还在有意破坏祖制啊!你该当何罪?”
赵桢从龙椅上站起,用手指着王珪说道。
王珪心里面立马察觉到了危机,“臣觉得本次主考官应该选欧阳修大人,他是本朝文坛领袖,选他做主考官定是天下读书人共同的心愿。”
赵祯嘴角上扬,不过仅一秒他便恢复了冷漠的表情。
“你说的可是真话。”
“陛下明鉴,臣的话不敢有半句虚言。”
朝中王珪的亲信,以及一些太学党的人脸色人土灰。
看来这一次皇帝是铁了心要打击太学势力,绕一大圈就是为了给王珪以及太学党的人一个下马威。
“那朕就依王珪所愿,钦点欧阳修为本次大考的主考官,至于王珪嘛……”
赵祯故意拖长了语气,跪在地上的王珪心也咯噔了一下,这次肯定完蛋了。
“王珪虽然在过去几届主考中有失偏颇,不过也不是没有功劳的,朕也不能因为你一时之失,便否定你全部的努力。”
“谢陛下!”
王珪感恩戴德的跪在地上磕头。
“这样吧!你经验丰富,就由你和范镇一起担任本次的大考的副考官,你们三人且要用心替朕选拔天下贤才振兴我大宋啊!”
三人齐声说道:“臣领旨。”
“那就退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群臣高呼声中,赵祯离座而去。
朝廷向天下告知了主考官是欧阳修,欧阳修为了激励天下读书人,亲自写了很多字画分到各地,希望能送给有才学的人。
文风改革也让大多数读书人看到了希望,只是他们不知道这个结果经历了很多的不易和艰辛。
这是中央权力博弈了很久的结果。
苏轼和苏辙显然对这一点的感悟还是太过浅显。
所以当苏洵听到苏辙想要放弃本次大考的时候十分震怒。
但他没有着急责骂苏辙,而是继续苦口婆心劝道:“本次大考非你所想,要是错过了下次不知道要等到何时才有机会了?”
“父亲,我还年轻,未来机会定然很多,又何必急于这一时间。”
“苏辙,我看你不是觉得自己才疏学浅,你怕是舍不得你的新婚燕尔吧!成亲之前,你从未起过不去赶考之心,为何现如今这般模样。”
“父亲。”
苏辙一下被父亲说中了心思。
他与史云在成亲之前,从未见面,也谈不上什么感情。
不过这两天的相处,让苏辙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史云的性格和他很不同。
她肆意洒脱,还幽默风趣,这些特质都很吸引苏辙。
他一想到进京赶考,那么可能会在长达几年的时间都见不到她,不免有些失落。
苏辙看着苏洵,说不出一句话。
苏轼听完后,转头看向了王弗,老实说他也舍不得。
苏轼也叫着:“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