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我在北大学考古 第5章 > 第279章 唐兰先生生平及学术贡献(第2页)

第279章 唐兰先生生平及学术贡献(第2页)

想要临时加塞,都没有办法。

一时之间,刘北汜先生急得不行。

就连苏亦跟张闵俩人,也没少跑印刷厂。

可还是协调不下来。

到了最后,实在没有办法了,苏亦只好提议,“要不,这事我来完成?印刷版样刊弄不出来,我弄一个手抄版样刊如何?”

“这能行?”

“死马当成活马医,也算是满足唐兰先生一个愿望了。”

“行,你来弄,有什么需要帮忙的,立即跟我说。”

最终,刘北汜先生只能把整个任务交给苏亦。

其实也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之前的准备工作都弄好了。

无非就是把稿件用楷体字全部抄写一遍。

此外,还之前拍摄的照片,重洗一份。

按照样刊的格式贴在纸张上。

这部分,手工抄写,比印刷厂排版快多了。

最难的,就是各种图案以及美术字体的设计。

这活,对于普通的期刊编辑来说有难度,对于苏亦来说,却一点难度都没有。

他一个人就把美工的活给干完了。

甚至还特意用白色宣纸绘制院刊的封面,图案主体是故宫太和殿,重点突出御道石雕。

这原本是用摄影机拍摄的照片。

但封面有点大,不合适直接贴上照片,苏亦只好用铅笔手绘素描图。

除了色彩有点欠缺之外,其他的都很好。

尤其是,他通过手绘的方式把郭老题写的“故宫博物院”

几个字描写在封面上,就跟拓片印刷一般,不要太像。

为了硬度合适,他还把手绘好的宣纸贴在牛皮纸上当封面。

差不多花了一周的时间,苏亦在编辑助理的帮忙下,就把样刊的活给完成了。

短短的一周内,用楷体字抄写几十万字,几乎抄到手抽筋了。

一开始,他还想把一些稿件交给张闵帮忙抄写,结果,现对方的硬笔书法根本就不行,勉强写下来,感觉也不对劲。

没有办法,苏亦只能大包大揽。

如此一来,这就是一件非常高强度的工作。

刘北汜拿到苏亦手绘板的样刊,满是感慨,连连对着苏亦说,“小苏,幸好有你。”

“走,跟我去医院,现在咱们就把样刊送给唐老看,再晚,我怕来不及了。”

到了医院,现访客并不多。

或者,已经没有访客,只有亲属。

然后,刘北汜亲自把唐老家的两位公子介绍给苏亦认识。

这时,苏亦才知道,唐老家有四个儿子,其中,二子唐复年跟幼子唐益年都是故宫的研究人员。

其中,唐复年在故宫青铜器馆,而幼子唐益年则是明清档案部。

相比较弟弟,唐复年的研究方向跟父亲更加接近,因为他也研究古文字。

之前,在故宫的时候,跟两位先生的打交道的次数不多,反倒是唐兰先生住院了,才得以见到两位先生。

甚至,上一次赶过来医院的时候,因为人太多了。

苏亦都没有露脸的机会。

这一次见面,两位唐先生都诧异苏亦的年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