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社的三间办公室,都是紧挨着的,最里面是李仁盛办公室,挨着月末编辑室,再就是新闻部编辑室。
姜老师这叫声,那就是让整个报社的都听到了,还有对面厅里其他处室的干部都听到了,这让李仁盛是非常的难堪。
当时的谭文,是愣头青,可不会想到这些。
他马上拿着文章重新抄一遍。
发现文章的前面五六百字,真的是完全被李仁盛改了。
有百分之九十的内容,都是李仁盛用红笔改写的,后面的一个字都没有动。
他看了一下李仁盛改写的内容,和他写的完全不同,可也是从法律角度谈的感想,却显得比较笼统,不专业,还写得中规中矩,没有他写的观念那么尖锐,锋利,文笔还写得比较优美。
只想着李仁盛是觉得他这文章写得不行,才完全改了。
他想着,姜老师认为是好的,就行。他就按照姜老师的要求,重新抄写一遍。
现在,谭文想起姜老师多次在他面前说起李仁盛,就是个政客,不是个文人。
他就明白,当时李仁盛是以一个官员思维看他的文章,发现他的这篇文章写得太犀利了,担心给报社惹祸,更担心给他惹祸,就把前面的半部都改写了,用中规中矩的语气去写。
姜老师可是个文人,考虑的是文章所反映的客观现象和社会影响力。要用手中的笔去鞭挞丑恶,弘扬真、美、善,就很欣赏他那篇文章。
而作为报刊等文化阵地,那可不是领导说了算,是谁的水平高,影响力大说了算。
姜老师才敢否定了李仁盛定的稿件,认定了他那独特的思维。
这篇文章发出后,影响极大,得到了不少读者的来信,也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赞扬。
文化厅上上下下,都知道了他谭文。
各个部门的处长,副处长们,见到他都高兴的和他打招呼。
而他们也都听说了,姜老师对李仁盛乱改这篇文章,大发雷霆的消息。
谭文咽了一口口水,凭着丰富的人生阅历,便猜想,李仁盛在接到省政府办公厅的电话时,听到办公厅领导点名了他这篇文章时,整颗心都悬了起来,真担心是来找麻烦的。
听了办公厅领导夸赞了他这篇文章后,说要带他去谈话,李仁盛第一感觉,是心里非常不平衡,认为自己的文笔都没有比上他谭文。还被姜老师弄得非常难堪,他不能让他谭文得到这么好的事。
然后,他又考虑到,这文章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欣赏,可还有的领导,思想保守的肯定不喜欢,真担心那些领导会找他的麻烦。
他就不敢带他谭文去露面,也不敢承认是报社的。
谭文想清楚这些,便考虑着,该想什么办法打消李仁盛这个顾虑?
打消李仁盛那种顾虑,是最重要的一步。
顾虑不打消,那其他的什么方法都起不了作用。
现在都不能去想。
前世,谭文在这文化报工作了几年后,离开了报社,到一家经济刊物去工作了,然后,运气不错,竟然巧遇了一个在中央一家主流媒体工作的老乡。在他的帮助下,进入了那家中央主流媒体系统。
位置高了,眼界开阔了,社交面广了,见识了许多人和事,也见识了各层政府部门的官场风云。
他想着自己的前世所见所闻。
从每个层次的领导干部的言行举止分析他们的为人处世和他们所关心的最主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