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捻须,道:“武道乃小道,修炼者虽多,然出众者寡,良瑜之剑术冠绝当世,又有何人可为汝师?”
“不瞒范兄,我剑法虽强,但却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故而想寻一老师,学一学武道基础。”
王良瑜倒是坦然,自揭己短。
范蠡一怔,砸吧着嘴巴,重复那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良久才回过神,上下打量着王良瑜,赞叹道:“今日方知良瑜之志!”
王良瑜露出黑人问号脸,好好的怎么扯到志向上,诧异地看着范蠡,连东北方言都冒了出来。
“你啥意思?”
“良瑜难道不是要开宗立派,做武道奠基之人吗?”
范蠡眼露精光,脸上难掩惊叹之色。
王良瑜陷入呆滞,自己怎么就要做武道奠基之人了?
一番交流后,王良瑜这才明白范蠡为何那般说了。
按照范蠡的说法,在这个时代,武道受众广却又弱,武道尚处于萌芽阶段,与其说是武道,不如说是武技,尚局限于外功招式,什么经脉穴道,什么内功运气,一概没有。
绝大多数武者都和自己一样,不管是练剑练刀,还是练习拳脚,几乎所有武者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少部分先驱者,也不过是在黑暗中摸索,所得有限。
别说是拜师学艺,王良瑜就是想找个人交流都难。
念及此,王良瑜一张脸顿时垮了下来,失望之色溢于言表。
“良瑜何必气馁,你既有知其所以然之志,我相信你终有一日会开武道之基!”
看着王良瑜的神情,范蠡像打了鸡血一样,猛给王良瑜灌鸡汤,“到那时,你便是天下武者之师,一如那授徒三千的儒家孔丘,定能青史留名,百世流芳。”
王良瑜心下一颤,有些躁动。
人活着的意义有很多,或为名或为利,对所有华夏人来说,青史留名绝对是最高级的追求之一。
片刻后,躁动的心湖很快又平静下来。
王良瑜有自知之明,他就一普通人,天赋平凡,悟性一般,想要从无到有开辟武道之基,无异于痴心妄想。
“虽然不能当奠基人,但是凭我的见识,蹭个联合创始人的名头,应该没有问题吧!”
转念间,王良瑜又想到一个绝佳的好主意。
当然,能不能成,王良瑜也没信心,还要看日后周游的情况。
随后,王良瑜又向范蠡请教起当今世态,为来日周游天下做个前期调研。
“武道广而弱,又是为何?”
“武道修行者众,然各行其是,刀剑拳脚各成一家,尚未成气候罢了,兼之武道有成者战力低微,比之儒家、兵家却是差了许多。”
“儒家,可是孔子?兵家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