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处事智慧 > 第五十四章(第1页)

第五十四章(第1页)

刘本涛要在全县树立一个“农业学大寨”

的先进典型,就选择了郭家镇公社,赵有林受命后正准备落实下去,他那个卧床多年的媳妇病情突然恶化了,赵有林闻讯便和马来之匆忙赶回了马家村。赵有林的媳妇叫马小蓉,马小蓉从小落下了个喉巴气喘的病根儿,刚解放那年,听说何集村有个三仙姑医术高明,就奔着何西花的名声找了过来,何西花给她开了两副中药,说,这种病,只有结婚入了洞房,冲冲喜才有可能去掉她的病根儿,马小蓉回村没多久便嫁给了由外村落户到了马家村的赵有林,果然灵验,结婚后她非但不喘了,还怀有身孕了,本以为从此以后就可以过上健康人的生活了,哪曾想,怀孕到了第五个月的时候,她的旧病复、又是打针又是吃药,结果,肚里的孩子也没有保住,马小蓉元气大伤,不光身虚体弱,而且,从此再也没有怀孕,这么多年,马小蓉病病歪歪的一直硬撑到了现在,如今,她知道自己大限已到,弥留之际,她叮嘱赵有林,让他买口棺材,她要入土为安,赵有林答应了,马小蓉执意要赵有林找人做口棺材摆在她看的着的地方,赵有林只好整了口柏木棺材让人抬到了媳妇的眼皮底下,看到了棺材,马小蓉说她死之前要穿上寿衣躺在里面体验一下,赵有林叫来两个女人给马小蓉穿好服装,搀扶着她躺了进去,马小蓉在棺材里安卧了不到十分钟,便静悄悄的咽了气。媳妇走了,赵有林不想把时间耽搁在这上面,就准备将媳妇的遗体直接送往汤家桥殡仪馆。棺材是赵有林借来的,他让人把媳妇的尸体从棺材里搬出来,棺材从哪抬来的抬回哪里去,这下子,马小蓉娘家的亲戚不干了,说他堂堂一个公社革委会主任对媳妇的临终承诺竟言而无信,一帮人挡在棺材旁,逼他设灵堂、做法事,三天之后入殓土葬,这一闹腾,招来了不少看热闹的村民。赵有林生气了,指着他媳妇娘家人说“马小蓉活着的时候,平日连个人影都看不着,现在人走了,要火化,都跑来横加阻拦,农村平坟整地、实行火化都好多年了,这个时候要土葬马小蓉,那就是顶风作案,马小蓉是我媳妇,她的后事怎么安排我说了算!”

他让表弟马来之带上民兵,谁再阻拦就直接抓到公社,先关上几天,马来之说“哥,真抓呀?”

,他就是马家村土生土长的人,跟这些人都沾亲带故,赵有林一瞪眼,嘴里蹦出一个字“抓!”

这些日子,土葬风气有所抬头,上面三令五申要严加防范,公社专门成立了殡葬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赵有林,副组长郭尚武,郭尚武和马来之抓具体工作,两人经常带着民兵,出没在公社下面的各个村子,收获最大的是在上洼子村把一家悄悄掩埋了半个多月的老头遗体给挖了出来,撬开棺盖,遗体脸上已经生出一层绿斑,身体腐烂流汤,逆风都能臭十里地(di),想把死人从里面完整的取出来是不可能了,只好连同棺材一同装上马车,死者的家人,哭天抹泪跟到了殡仪馆,工作人员拆了棺材板,才把老头的遗体塞进了焚烧炉。赵有林在公社大会上出警告,绝不允许土葬的事情再次生,否则,一定严惩不贷,马小蓉病逝,正好给了赵有林一次借题挥的机会,他不顾亲戚的阻拦,坚持把媳妇的遗体火化,赵有林要以身作则,他相信这句话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一个公社主任都坚持火化媳妇的遗体,今后看村里谁还敢违法乱纪、顶风作案!站在他家院子里的社员见此情景,对他自然是心生敬畏。马小蓉的娘家人退让了,他们默默的让出来一条道,看着马小蓉的遗体被放进了马车拉走了。

赵有林安顿了媳妇的后事,便开始履行刘本涛交给他的政治任务,他差不多跑遍了公社下面所有的村子,从各村主任汇总的情况来看,实在找不出作为“农业学大寨”

的先进典型,他也有些挠头,赵有林给刘本涛去电话让他在全县范围内另外选点,刘本涛安慰他说“没关系,你只要找个短、平、快的事情作为先进典型就行。”

,短、平、快?刘本涛给了他启示。这期间,有人向赵有林反映何集村大队的五小队把很多地都改种了蔬菜,当时他并没有太上心,赵有林想,如果是找短平快的先进典型,兴许这件事可以拿来做做文章,他立刻去何集村大队找到朱培钟,朱培钟带他到了五小队的地界,赵有林一看,在他眼前呈现的景象是蔬菜长势良好,豆角藤蔓开始爬上了架子,地里干活的社员,有的在浇水,有的在施肥,有的在薅草,一个个有说有笑,赵有林顿时喜出望外。朱培钟说,五小队有一部分地,不是含盐碱,就是被沙化,种粮食年年欠收,自打去年九月种上土豆,到了秋天,土豆喜获丰收,五小队是用卖土豆的钱买来了一些粮食补齐了上缴的公粮,剩下的钱分给了社员,现在五小队在何集村算是比较富裕的生产队了,赵有林暗暗思忖,眼前不就是一个短平快现成的“农业学大寨”

先进典型嘛。他问道“五小队的队长是谁?”

,朱培钟说“洪天明,就是洪景山的儿子。”

赵有林笑了“真还应了这句话“虎父无犬子。”

,朱培钟让人把洪天明叫了过来。在县城洪丽鹃的婚礼上两人见过面。从地里走过来的天明整个人显得青春勃,英俊潇洒,赵有林拍着洪天明的肩膀,鼓励他说“天明,干得不错,继续努力,赵叔看好你!”

,天明的脸上洋溢着自信。朱培钟提醒赵有林,种蔬菜比种粮食赚钱,各小队都想种菜,村里到时候拿什么交公粮。赵有林说,就先把五小队作为公社“农业学大寨”

的试点单位报上去,等刘主任过来让他拍板,赵有林赶回公社,向刘本涛作了汇报。

瓜果成熟的季节,刘本涛和省报记者一起来到了郭家镇公社,赵有林带着刘本涛和省报记者一行人赶往何集村大队五小队,记者做了个现场采访,几天后,一篇题为“盐碱地里种蔬菜,沙土地里结硕果。”

的文章,在省报上刊登出来,省报头版头条整版报道了清源县革委会主任刘本涛在郭家村公社何集村大队五小队抓“农业学大寨”

的先进事迹,并附上了刘本涛在田间地头干活的照片,行署革委会主任夏洪波给刘本涛来电话说,省领导看了报道,对他赞赏有加“贫瘠的土地用来种蔬菜,即可改良土壤,又能增加农民收入,一举两得,值得推广。”

夏洪波称他是一招定乾坤,刘本涛说“是您在我前进道路上指明了大方向。”

同样,刘本涛对赵有林也是好一顿夸奖。这一下何集村五小队可是名声在外了,慕名前来参观取经的人络绎不绝,结果,许多地方都把种庄稼的肥沃土地,改种成了蔬菜,中央有人话了“简直是乱弹琴!”

,省里赶紧叫停。

洪天明把队上的土地都改回种庄稼了,“人怕出名猪怕壮”

,这句话他算是切身实地的体会到了,五小队不再种蔬菜,洪天明也不想干这个小队长了,他没事就进县城到洪丽鹃家里看看,洪丽鹃生了个女孩儿,在家休产嫁,洪天明想让孟华给他在县城找个临时工干,洪丽鹃说“妈岁数大了,大哥又是这个样子,家里离不开你。”

,洪天明说“天朗还在家呢,他也可以照顾呀”

,洪丽鹃笑笑“他照顾,说这话你自己相信吗,反正我不信”

,洪天明回到家跟天朗说,他要到县城找工作,这个家就交给他了,天朗冷冷的说“你想得美,要走也是我走!”

“你在机加厂上班,你能走哪去!”

“这你管不着!”

郑淑玉说“你们俩别争了,谁都不准走!”

洪天明说“娘,我得出去挣钱,您看,您现在岁数也大了,身子骨已经大不如前,我哥还要经常吃药来控制病情,秀秀又在上高中,我们总不能坐吃山空吧。”

洪天朗说“大不了我把厂里入股的钱撤出来补贴家里。”

洪天明冲他摆摆手说“以前还说分红,现在又说撤股,就没见你给家里拿回一个子儿,谁知道你心里是打的什么小九九,行了,拿不拿钱回家,谁也没有跟你计较,我现在只拜托你,关照一下这个家,行吗?”

“不行!”

天明追问了一句“为什么?”

洪天朗看了郑淑玉一眼说“娘,我要和季米娅结婚了。”

郑淑玉楞了一下“这么大的事你为什么不早跟我说一声,我这里啥都没有准备呢。”

洪天朗说“娘,您什么都不用准备,只要把户籍本给我就成了。”

郑淑玉说“结婚在大队开证明就可以了,用不着户籍本。”

洪天朗说出了真情“我师父还是想认我做他的儿子,季米娅就想满足他爸爸这个愿望,我师父没有生育,季米娅只是他的养女,我师父说我们俩有缘,他希望能先定下这段父子情缘再和季米娅结婚那才是喜上加喜。”

“你过继给季少国跟季米娅有什么不同,别在这里糊弄人啦,狗还不嫌家贫呢!”

洪天朗满脸通红,他明白天明的意思,这是在骂他连畜生都不如,洪天朗自知理亏,闭口不语,他不想在最后离开家之前,跟天明闹得不愉快。洪天明不依不饶“你一过去,就是人家倒插门的的女婿,你在人家又做女婿又当儿子,从此就和洪家没有什么关系了,你和季米娅还有你们的后代都得姓了季,哦,明白了,你是想把这个家当包袱给甩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