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大明王爷手游 > 第92章 此策极妙(第1页)

第92章 此策极妙(第1页)

“回父皇,这办法便是义务教育。”

朱元璋疑惑到“何为义务教育?”

朱棣与朱允炆也是满眼疑惑的等着朱楩继续说

“父皇,所谓义务教育就是让这个城镇里面的所有没到年纪的孩子都去学堂里上学。”

朱元璋更疑惑了“这和解决牧民问题有何关联?”

朱楩笑了笑“父皇,是这样的,这些牧民居住到城中之后,由县衙造册登记,在城中建一座学堂,并且强行规定,不论是牧民还是百姓,家中十三岁以下的孩子必须到学堂读书。”

这三人一下便恍然大悟过来,有什么比把你所有的孩子都拿在手里更好的要挟手段呢。

但是转眼朱元璋与朱棣又开始面露难色起来,朱允炆也是在一旁说道“这虽说建一个学堂是很简单的事,可是不论牧民还是农民,家里的孩子都是要帮着家里做事的,要都去读书考功名了,那我大明的土地谁来种,赋税谁来缴纳。”

朱允炆所说一直都是封建社会的一大难题,所以朱元璋建立明朝时才给人都安上了身份,农民永远是农籍,后代也是农民,工人永远是匠籍,子孙后代也得从事祖辈的手艺,唯一的出路就是读书考功名。

朱楩其实知道如何一招解决这样的情况,只需要把明朝的这个身份等级制度给取缔了,那百姓还可以做更多的事来谋生,但是这样就会触及到很多权贵阶层的利益

朱楩也不能步子迈得太大,凡事还是得一步一步来,于是提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太孙,您看这样如何,这个专门给普通百姓和牧民办的学堂不教四书五经和科举的一切内容,只找个夫子教这些孩子基础的认字写字。”

朱允炆反驳道“这样也没必要专门建个学堂,而且百姓们也不愿意,宁可让自家孩子多帮自己耕地。”

朱楩淡然一下“太孙说的极是,那若是除了读书识字,将这些孩子按户籍区分开,让州府里耕种最厉害收成最多的农户来教这些农民的孩子种地,让归顺的牧民来教这些牧民的孩子放牧,让城内最好的铁匠来教匠人的孩子冶铁。”

朱棣听到这猛的锤了一下椅子扶手,这个办法实在是太妙了,往小了说可以解决牧民问题,往大了说,要是有这样一座学堂,那种田的孩子得到经验,田便种的更好,收成更多。

放牧的孩子,得到牧民的经验,这马儿与牛羊便能养的更好,还能专门找一批汉人孩子来和这些牧民学习如何养马喂马,那大明将不会再缺战马。

而且那些铁匠的冶铁经验,便能让这些匠人的孩子把刀枪做的更锋利,铠甲打得更坚硬。

朱楩这个方案借鉴的还是后世的职业技术学校的概念,毕竟这个时代读书人要去考功名,那办个职高给百姓们提升提升手艺也是必要的嘛,就从历史发展来看,中华没落其实和轻视手艺人有莫大关联。

朱棣大笑道“好好好,此计甚妙,甚妙啊,哈哈哈。”

发现有点失仪了,连忙给朱元璋和朱允炆行礼“一时过于激动,陛下太孙勿怪。”

朱元璋也呵呵的笑了下但是也很快恢复了冷静,提问到“那你说的这些教孩子的农民,牧民,工匠怎么找,他们愿不愿意,是否用心教呀?”

朱棣本来高涨的情绪也被朱元璋这一问给问的恢复了冷静,的确如朱元璋所问,这些有手艺的匠人,种地种的好的农民,包括马儿养的好的牧民,他们的这些经验都是自己吃饭的饭碗,教会别人饿死自己,所以即便以朝廷的权威去压着他们教,他们未必会用心教,多少会留一手。

朱楩想也没想直接便开口答到“这更好办了,这批教技术的人由朝廷来选拔,凡是当上这学堂夫子的每月都可从学堂领当月俸禄,也就像咱们大本堂的夫子一样,由国朝来养。”

朱楩想也想又补充了一句“至于如何选拔出能够胜任相应科目的夫子,也可以借鉴一下科举,搞个简易的,不要太复杂,主要还是针对他们所需要教授的科目来考核。”

朱楩穿越来之前就被考公考编折磨的头疼,现在可算逮着机会了,也让别人来体会下他吃过的苦。

这次换朱允炆激动的“甚好甚好,此策极妙。”

喜欢大明好王爷请大家收藏:(xiakezw。com)大明好王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