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缉事厂坐落在皇城最东侧、溜着城墙根的东华门。一座五进的大院子,门朝着皇城外头开,进进出出的,都是东厂下属的番子。
恰是初冬,院里栽着的大片梅花打了花苞,在一片银装素裹的冬日里,星星点点的嫣红煞是好看。
东厂掌印太监、厂督段崇坐在正堂的太师椅上,手中端着盏香气袅袅的六安瓜片。他看着花窗外头的红梅,笑着道:“这最漂亮的景儿啊,非得在最冷的天才看得到。”
陪坐在他身侧的,正是东厂掌班吴顺海,也是当年薛晏生母容妃的贴身大太监。
吴顺海跟着笑道:“谁说不是呢?越是那眼看着煊赫热闹的啊,越不知什么时候就要树倒猢狲散了。”
他们门外的石阶上,蜿蜒着一大片骇人的血迹,将洁白的积雪都染红了,星星点点,像树上绽开的红梅。
小半个时辰前,那儿处死了一个人,生生剥了皮。那人直到皮全剥下来才死的,哀嚎声半个东厂都听得见。
段崇看了那血迹一眼,无动于衷地摇了摇头。
“陛下还是信任那只日日在身侧摇尾巴的狗。”
他说。“虽说咱东厂为陛下殚精竭虑,可哪里比得上那日日侍奉在侧的呢。”
吴顺海自然知道,他说的是聆福。这几年下来,东厂的权力被皇上分去了近三成,都给了聆福。从聆福、到他手下那群在宫中伺候贵人的太监,这几年各个春风得意,反倒东厂门庭冷落,比前些年惨淡多了。
从前,东厂在宫中还有些贵人的势力。宫里的主子娘娘哪个家中不是在朝为官的,都指望着讨好了东厂,才好网开一面,办事才能顺利许多。
可如今,就连这些人,都巴结聆福去了。
而聆福分明还是不满足。方才在堂前处死的那个,就是聆福安插在东厂的眼线。
吴顺海笑着宽慰道:“公公不必着急。总是有路子的。”
听到这儿,段崇垂眼喝了口茶,问道:“听说,你那天派人去宫里,找那位五殿下了?”
吴顺海闻言道:“找了,也给他透露了属下的身份。”
段崇笑了笑:“这孩子也是个可怜的。他怎么说?”
吴顺海道:“可怜归可怜,不过总有些难堪大用的意思。”
段崇挑了挑眉:“此话怎讲?”
吴顺海说:“小魏子回来说,他虽感动,却只道要同属下叙旧。小魏子问他是否有心复仇,他却说无从下手,拒绝了他。”
听到这儿,段崇笑了起来。
“这难堪大用,才是最大的用处啊。”
他说。“咱们东厂自己的用处便够用了,他若再多出些本事,日后还是咱们的麻烦呢。”
这话说道了吴顺海的心坎里。他连连点头,说厂督英明。
“那,属下便择日去同他见一面?”
吴顺海问道。
段崇却是摇了摇头。
“再等等。”
他说。“让小魏子仍旧日日去文华殿,从前如何,以后还是如何。”
吴顺海不解了:“这……?”
东厂境遇分明已经十分艰难了。聆福虎视眈眈,宫中那位近年来煊赫起来的娘娘,也倒戈了。那位娘娘当年为了她父兄依附东厂,可是与东厂做了不少事,手头也有不少东厂的把柄……厂督事到如今,为何还不着急呢?
段崇却是摇了摇头。
他将目光落在门外。阶下站着个不过十岁的孩子,单薄瘦弱,神情却出奇地冷漠。
刚才那人的皮,就是那孩子亲手剥下的。他脸上还沾着血,此时却镇定自若地指挥番子们清洗血迹,像是门前不过杀了只鸡一般。
段崇慢条斯理地喝了口茶。
“人呐,非得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才会对雪中送炭的人死心塌地。”
他意味深长地笑道。
“只有真到了那时候啊,这人,才会做你唯命是从的狗。”
——
君怀琅自己都没想到,自己能这般笃定地说出这种话。话说出口,他才后知后觉地有些羞赧,垂下眼,就没再敢看薛晏的眼睛了。
他心道,大丈夫一言既出,便没有收回的道理,更何况自己心里就是这么想的,说出来让他知道,也没什么不行的。
毕竟,他虽非体弱多病,但偶尔感染一次风寒,也很难快康复。此番,也许是风寒并未好全,也许是重生带来的隐患,但与薛晏无关,绝不能归咎到薛晏的头上。
君怀琅虽心下坦荡,但是薛晏一直没出声,让他心中又有些不自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