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世家子弟和富家子弟的区别 > 第30节(第1页)

第30节(第1页)

说实话,在推行科举制之前,冯克己用了好几年的时间琢磨顾玄和徐道宏等人的行事作风,并一一设想好了若是他们发难,自己要如何反驳。结果万万没想到,顾家竟然就这么干脆利落地接受了科举之事。

虽然这是件好事,但冯克己准备了好几年的辩词没能派上用场,心里还有点小遗憾。

这也是冯克己心中一点不足为外人道的小心思,当初他被顾玄碾压得那么惨,这次提出科举,自觉可以扳回一城,再和顾玄分个高下。谁知道顾玄愣是不按套路出牌,突然来这么一手瞬间就让冯克己懵圈了,有一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无力感。

更别提,顾淮之这一举动,更是让顾家又在元熙帝心里拉了一**好感,现在顾氏在元熙帝心目中的好感值,跟冯克己也差不了多少。

这其实是一个心理预期问题。科举制度是冯克己提出来的,他自然是要努力维护自己的主张,天然站在元熙帝这边,元熙帝虽然对他很是感激,但也正是因为冯克己的立场没什么悬念,元熙帝对他的期待值就没那么高。

反观顾玄,在朝政上翻云覆雨的顶级大佬,本就给冯克己等人带来了极大压迫。甚至可以说,元熙帝心中对和顾玄在朝政之事上刚正面的行为,也不是那么有底气,哪怕他是君,顾玄是臣,元熙帝一想到这点同样压力极大。更别提顾玄身边那一帮神队友,徐道宏王太尉哪个不是和顾玄同一层次的大佬?同时面对他们,皇帝都得发怵。

现在可好,给你压力极大的顶级大佬突然改变立场直接帮你来了一个神助攻,这不就让元熙帝有种突然接了个从天而降的大饼的惊喜感吗?触底反弹,元熙帝对顾氏的好感度蹭蹭往上涨也不奇怪。

为此,顾玄还得了一个特别让人羡慕的职位——太子太傅。

太子赵铭,当初坐镇云州守住大后方,让赵冀在和梁肃决战时无后顾之忧,上阵能杀敌,驻守能安民,后勤调度得当,哪怕是顾玄都要夸他一句有明君之姿。

剩下的几个皇子根本动摇不了赵铭的太子之位,只要赵铭中途不出任何意外,日后就是板上钉钉的帝王。太子太傅一职,盯着的人可不少,顾玄当初没争取,没想到到头来这职位最终还是落在了他头上。

知情人都明白,这是元熙帝对顾淮之劝诫士族参加科举的奖励。

林朔得闻此事,恍然大悟,忍不住吐槽顾淮之心机太深,“当初他定是故意诱我与他争论,如此,他在众多士族面前扬了名不说,还得了陛下的青眼。好一个顾家玉人,尚未及冠便心思深沉至此,当真不可小觑!”

顾淮之还不知道林朔已经给他打了个心机深沉的标签,要是知道了,顾淮之还得大笑几声,对一个日后要从政的人来说,被

人说心机深沉,那不是辱骂而是夸奖。这可以说是来自手下败将的无能狂怒,要是被人夸天真,那才叫要了命了。

赵铭当初在云州时和顾淮之也算是颇有交情,如今顾玄又成了太子太傅,双方的关系陡然亲近了不少。为了科举之事,赵铭还特地来了顾府询问顾淮之的意见,“科举制度,乃闻所未闻之事。舅公虽然最先提出此事,但我观其内容,似乎也有纰漏之处。不知你有何高见?”

顾淮之心说你问我还真是问对人了,哪怕是最先想出科举制度的冯克己,论起科举流程来也不是自己的对手。

--

不过这也是因为自己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顾淮之也没什么可骄傲的,而是问赵铭,“科举制度的具体内容,我还未曾亲眼读过。殿下此问,我也答不出来啊。”

赵铭既然过来问顾淮之,自然是做了充足的准备,闻言立即从袖中掏出一份卷好的纸张递给顾淮之,“请过目。”

顾淮之仔细看了看,微微皱眉道,“年年开科取士?敢问殿下,朝廷的官职可是无穷无尽的?就算一年取三百人,三年时间就能录取将近一千人为士。朝廷可有这么多官职安排给他们?”

--

“如今朝廷初立,处处缺乏人手,急需人才,头几年多取点人,也不是不可行。”

顾淮之微微叹气,“殿下莫不是忘了,新法中规定,有功名在身者,名下田地皆可免税?骤然多出这么多人,世家子弟倒还好,族内颇有底蕴,还能稍稍克制。寒门乍贵,十年寒窗终得功名,你猜他们会不会大肆把其他人的田地挂在自己名下。即便有心志坚定者,取士太多不得晋升,为了养家糊口,也会选择这么做,毕竟这又不违法。只是,这么干的人多了,朝廷的税收可就越来越少了。”

哥们儿,世家已经占了不少土地,还有不少隐户。你这么一通砸下去,人才膨胀,到时候更加吃亏。不是顾淮之看不起寒门,而是现在这个环境下,寒门要想出一个读书人,基本是举全族之力来供养他。日后他发达了,能不报答族人的恩情?现如今官制发生改变,以往根本没有什么秀才举人的功名,只有官员,并且规定多少俸禄的官员名下能有多少田产,即便这样,官员私自圈地之事也不是什么秘密。现在又多出一批秀才举人,做不了官,那名下的免税田又该如何算?

这一点,顾淮之都想吐槽冯克己太急功近利,你搞个新官制,又弄个科举制,怎么就不把律法也改一

改呢?

虽然说功名难考,但看全国总人数,能录取的人也有好几千。这几千人中又只有三四百人最终能当官,那剩下的那些呢?不考虑这点,朝廷的税收怕是比前几个朝代都要惨,户部尚书哭都没地方哭。

赵铭猛然一惊,悚然起身,对着顾淮之郑重一揖,“阿淮果然目光如炬,字字句句皆发人深省。我这就去禀报父皇。”

顾淮之忽而笑着看他一眼,挑眉道:“殿下此次前来,应该也是陛下之意吧?

如此大事,陛下心中应当有所决断,此事,或是陛下有心考我?”

赵铭摇头大笑,“真是什么都瞒不过你。怪不得父皇一直说你是众多世家子中最为惊才绝艳的一个。此次科举,你是否有意参加?”

顾淮之想了想,“眼下朝廷不是还在商讨参加科举之人的资格吗?”

赵铭奇怪,“就像当初在云州时,考些圣贤之言和庶务律法,答得好的取中为士便可。”

“云州毕竟只是一个州,如今陛下要治理天下,选才之事还需更加谨慎。若是选出一些有才无德之人,到时候便会为祸一方。如今天下初定,正是让百姓们休养生息的时候,他们也经不起折腾啦。更何况,三百六十行,每个行当都有其合理之处,若是科举只凭圣贤书来取士,未免也太狭隘了。士农工商,皆有所长,可一一开科。如此,天下英才,尽在陛下手中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