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珪呵呵直笑,这两个小老头儿有点意思,也还挺能识货!
清尘则是拉着帅灵韵的胳膊,在她耳边道“东家东东,你听到没有,千金不换,价值连城呢!”
帅灵韵有点哭笑不得,“我不聋……”
稍后帅灵韵与他兄弟二人约好,改天会派王仆驾车来接他们去往萧珪家中,让他们提前做些准备。
然后一行人告辞而去,复又登上了马车,回到了帅灵韵家中。
恰是到了夕食时分。
今天的晚宴依旧十分丰盛,并有萧珪喜欢的杜康美酒。
帅灵韵来向萧珪敬了一杯酒,问道“不知先生还想带一点什么东西回去,不妨现在告知,我好叫人去做准备。”
听她这么一说,萧珪倒是想起来了,说道“我家中要用的东西,大抵都备齐了。只是学堂之中,我还想要添置一物。”
“何物?”
“黑板。”
萧珪说道“木板所制,涂之以黑亮油漆,或固定在墙上,或像屏风一样可以移动。这样的黑板可以用粉笔在上面写字,写完之后可以轻松拭去,如此反复利用。我认为,这样的东西十分有利于教学。”
帅灵韵问道“那么先生,粉笔又是哪一种东西?”
“用石灰与石膏,即可大量制成。”
萧珪道,“大唐的纸笔太贵了。轩辕里的学子,每天只最多只有一张纸可用。他们大多数的时候,都只能在沙土上练习写字。尽管如此节省,轩辕里大多数的孩童也仍旧读不起书。而我每天,也最多只能教给了他们八个生字。我觉得,这样的效率实在太低。”
“萧先生,果有巧思!”
帅灵韵面露喜色,说道“如果乡塾里的先生与学子都能用上这样的黑板,对纸笔的需求就不会那么强烈了,求学的成本也会相应大减。如此一来,岂不是就能让更多的平民子弟,轻松上学?”
“没错,我就是这样想的。”
萧珪说道,“虽然黑板与粉笔不可能取代毛笔与纸张,但总好过拿树枝在沙土上书写。以往村中教学,多半是靠先生口授,学生耳听。有了黑板与粉笔,最大的好处就是能让教学变得直观,简单,快捷,并且更加富有效率。”
“太好了。”
帅灵韵道,“若能将这样的黑板与粉笔推广开来,相信许多的教师和学子,尤其是那些家境贫寒的学子,都能从中受益。”
在一旁负责添酒的清尘,连忙说道“东家,若将它们做成我们王记的独门生意,莫非不好么?”
“不好。”
帅灵韵说道,“圣人接连颁布大诏令督促办学,就是为了能让天下更多的人读得了书,识得了字。我们王记在长安与洛阳资助办学,也是为了响应圣人的大诏令。倘若黑板与粉笔真能有利于兴学,我们又岂有藏私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