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安国苦笑,咋想起来的。
“娃他舅家在山里住着,秋里收庄稼时端了一窝兔子,有老有小。想着娃娃长身体,送下来让给娃娃补补。娃娃们看兔子长的好,不舍得吃,就养着。那兔子也是挣气,居然频繁的生养小兔子。一直到前段时间修路,我的身体实在太劳累了,家里才杀了兔子给补身体。总共也没吃见次。”
赵安国说的是实话,有限的几次吃兔子,还是大家一齐分了,肉干做的也有限,大家尝了点,都留下来送人了。
用小文的话说“咱家的泡菜郑叔吃了念念不忘,还有炒山货都给咱家能换钱了,更别说这个了,这么好吃,别人尝了说不定就会来买我们的肉干。”
嗯,目前看来,法子确实有效。
李森和宋大江听了就明白了几分。
几人又聊起了地里庄稼的收成情况,农民一年四季的经济来源,山里的树木有没有收入呀!林林总总,说了老长时间的话。最后李森和宋大江要挽留赵安国留下来吃饭。
赵安国摇头拒绝了“饭我就回家吃呀,要是有时间,您二老转到我那边去,我媳妇的饭菜做的还行,给您二老做做我们地方的小吃,您们可以尝尝。”
宋大江就笑了“早听俩臭小子回来说你家饭做的好吃,你就是不请,你不说,我俩也打算哪天转过去。不过等你媳妇出月子吧!到时候肯定到!”
赵安国惊喜到“那感情好,太欢迎领导了进入基层考察工作,了解我们农民的生活情况!”
这话说的有水平。
说的和听的都笑了起来。
棉棉在家里捣腾何平安收拾好的兔皮做东西呢!
何月香在一旁把兔皮裁成棉棉画的样式“哎呀,棉棉你别说,这把手指头分成一个一个的小娃娃写字的确很方便。比筒袖好用。一半布料,一半皮料的既轻巧,又好看。”
棉棉抬头看看何月香手里的快要完工的手套,真心夸道“是妈的手艺好。”
何月香总能把她说的三分的东西,做出十分的美来。
棉棉现家里好些人都是这样的心灵手巧。
有一次跟赵勇感叹的说起来这个来,让赵勇差点笑话死“你个没见识的,咱村里家家户户几乎都有人会做这个,做的好的人多了去了,大家都是奔着结实耐用去了的。谁像你做这个花哩呼哨的,不顶屁用。这也是这几年日子好过了,肚子不饿了,人才看这些,放在肚子吃不饱的时候,你白送人都没人要。这个东西啊,它要讲究一个时机。至于手巧,只要不瞎,做的多了就有窍门啦,熟能生巧!这话往后你可别再提了,更不能出去乱说,免得丢人。”
棉棉笑呵呵的当场接住了“好咧,您老人家最大,您说是啥就是啥。”
会做的人是多,但要做到精致的,真没几个。
几个女人一起做活,针线上能比过何月香的真心不多。
啥事都要讲究一个灵性。
棉棉自己用碎料想做个胖小猪挂饰,身子和脑袋已经做出来了,里面也填充了物料,就是猪的模样还没弄出来。何月香歪头看着女子的手下,这儿指点一下,那儿指点一下。等赵兴国和一群娃们进家的时候,一只憨憨黑花猪已经做好了。
小猪胖乎乎的,趴在那里,歪着脑袋,夸张的睁一只大眼,闭一只眼,似睡非睡、似醒非醒。最可笑的是鼻子,粉椭圆形的鼻子上居然有两个黑鼻子洞。还有哪成一条弯月亮的微闭的粉大嘴。何月香看得都爱不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