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潇听完糜竺的叙述沉默了片刻,这段记忆他倒是清楚。
曹操因为曹嵩被陶谦的手下杀死,一怒之下发兵徐州,导致沿途的百姓都跟着受牵累。
就算不为了自已,杨潇也会想尽办法保全徐州六郡。
“主公应该不会只问计家主一人,徐州的其他官员如何看?”
杨潇以进为退,先问糜竺徐州内部形势如何。
“我与陈元龙想要同心破敌,军心虽然还算稳定,可也滋生了不少怯战之徒。听说曹操屠城的消息以后,近来有不少将士偷偷跑走了。”
“至于其他文官,也有不少投降派,只是碍于主公的颜面,没有敢说罢了。等曹操一破城,他们就会争抢认曹操做新主公。”
杨潇一听,这局势跟赤壁之战前夕的江东差不多啊。
果然什么时候都不缺带路党,反正换了谁主政,他们都能凭借士族关系继续当官。反倒是糜竺一介商人,骨气比读书人更硬。
“敢问家主是如何想的?”
“我已打算派人去北海孔融处求援,主公与孔融有深交,想必一定会来增援!”
“孔北海品行倒是不错,只可惜手下也没有多少人,想要击退曹操,恐怕是力所不能及啊!”
糜竺担心的也正是这样,曹操麾下猛将如云,孔融岂是他的对手。
“普天之下,我是真想不到还有谁能发兵相救了。”
糜竺略显无奈地说道。
“我推荐一人,不但可以解徐州之围,还可以解去家主的另一处心忧!”
“谁?!”
糜竺瞪大眼睛看向杨潇。
“平原县令,刘备!”
“刘备?他手下有多少人马?”
“一两千人。”
“杨子文不要说笑了,曹操号称二十万大军,除去军中劳役,至少也有八九万之多。刘备只有一千人马,如何能挡得住曹操的进攻啊?”
糜竺本以为杨潇有什么锦囊妙计,结果是这样的回答。
“家主且听我慢慢说来,刘备虽然实力弱小,可却是当今天下为数不多愿意来救徐州的。袁绍倒是兵强马壮,家主请得动他么?”
杨潇这么一问,糜竺也说不出话了。
这倒也是,谁愿意为了帮陶谦而得罪曹操呢?
“刘备虽然人少,可他的两个义弟都是沙场上的万人敌,连曹操和袁绍都曾被此三人的胆气折服,有这两个人在,可抵数万精兵啊!”
杨潇说得糜竺半信半疑,这俩人谁也没见过刘备,怎么杨潇这么知根知底?
“还有一个原因,家主若不去请他,徐州就算是度过这一次劫难,还有下一次躲也躲不掉!”
“子文请讲!”
“我夜观天象,陶使君恐怕命不久矣,徐州之内无人能够接替陶使君的重任。到时候徐州群龙无首,才是真正的灭顶之灾!”
“子文!这样的话千万不可再说!”
糜竺一把拉住杨潇的手,眼睛左转一下,右转一下,内心活动可想而知。
“这些话只有你知我知,千万不能让旁人听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