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国,京都。
七月,漆黑的天穹里布满了点点生辉的星星,显得格外耀眼。一轮明月高高地悬挂在空中,淡淡的光像轻薄的纱,飘飘洒洒的,映在整座都城,像撒上了一层碎银,晶亮闪光。
十里长街,花灯莹莹,风光共醉,歌舞升平,举朝欢腾!
今天是当朝太子的外家杨国公的七十整寿,当年,皇上力排众议迎娶公井县令之女杨先念。原本只是荣州小县令的杨间获封国公,赐国公府,杨家举家从荣州迁往京都,自此杨氏一门成为皇朝的新贵。皇上对杨家的宽厚举朝上下皆知,且太子自出生即被册封,杨皇后去世后更是被皇上亲自养在身边,朝里那些官员个个都是人精,今日的寿宴整个京都五品以上的官员基本上都到了,有些外地官员甚至不远千里赶来送上寿礼,尽管进不了府,但是寿礼送到了也许能在杨国公面前留个印象。
宴会上,觥筹交错,曲水流觞,美人如云。
“太子到。”
一声唱名。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的花厅顿时寂静,正与刘相、王太尉交谈的杨国公急忙告饶,带着夫人、儿子一起迎了出去。
刚迎出花厅,由四名美丽端庄的宫女提着宫灯开路,十来个宫人太监围绕,一行人浩浩荡荡的走来。四周的人群自动避开、下跪行礼。
杨国公惊了一下,忙不迭的下跪行礼,口呼:“下臣参见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身后跟着跪倒一大片的人,口呼千岁,声势浩大。
四个提灯宫女向两边迈开一步,露出正中间的人影,太子一身五爪龙袍,俊秀年轻的面孔在灯光下尊贵非凡。他举步向前,亲自扶起杨国公,“国公请起,今日你乃寿星,无需行此大礼。”
“相爷,太尉请起。”
太子往前迈一步,两手各托起躬身行礼的刘丞相与王太尉。刘丞相是天子重臣,掌管中书省,更是有名的书画大家,在士林中有着极高的声望。王太尉一门忠烈,更是朝中一品大员,手中握有朝中十分之一兵权,除了皇上,见其他人均不用行跪礼。
“谢太子殿下”
刘相、王太尉躬身行礼。
“众卿平身”
“谢太子殿下”
得到太子允可,众人才敢站起身,眼见着太子被杨国公、刘相、王太尉等人簇拥着进了花厅,才敢两两窃窃私语,讨论着杨家的盛荣与太子的凤仪。
太子今晚出宫亲自奉上礼物为杨国公贺寿更是让杨家惊喜不已,让整个宴会的气氛达到了顶点。
太子被奉上了主座,杨国公与刘相、王太尉作陪。
突然一声惊叫划破夜空。
整个宴会厅的声音再次戛然而止,杨国公脸上一沉,身边的长随安喜立刻招来一个家丁。那个家丁很快离去。
“没事没事,只是后院在处罚一个不听话的婢女,大家继续”
杨国公招呼着大家,笑得若无其事。
那个声音明显是个女声,叫得太过凄厉,尽管许多人心里不相信杨国公的说辞,可是没有人在这个时候追究。不过大厅的气氛却生了变化,各家在悄悄清点自己带来的人,特别是女眷。
忽然一个婢女跌跌撞撞的冲进宾客席中,冲着一位女眷哭喊:“夫人,小姐不见了。”
认出自家婢女的官夫人豁然站起,厉声问:“什么叫不见了?都找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