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卦卜将来绝对空什么意思 > 第73章 一夜白头1(第1页)

第73章 一夜白头1(第1页)

前有费无极诬蔑伯宛,说是吴国内乱,楚军本可以形成合围逼死吴军,身为战场最高指挥官却下令撤退,伯宛有通敌受贿的嫌疑。

后有沈尹戌面有忧色,说是吴国新主继位,或对楚国造成威胁。

到底吴国生了什么天大的内乱,足以对楚国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呢?

事情还要从伍子胥来到吴国说起。

伍子胥到达吴国后,本以为以自己的身份,可在吴国谋个军中要职,领兵伐楚,报家仇。令他意想不到的是,他的愿望很快落空,更令他意外的是,他的意愿受阻的并非来自吴王僚,而是他的堂兄——上将军公子光。

公子光善谋能战,颇得吴王信任。这些年的吴楚交兵,多得公子光领导有方,一马当先,吴国才颇有斩获,赢多输少。

公子光反对伐楚的理由很简单——伍子胥不过是想利用吴军为自己报家仇而已。吴国军队效忠于吴王,并非某个人泄愤报复的工具,不可能让吴国军士为某个人的私怨白白流血牺牲。

吴王一听,理由充足,遂不提伐楚之事。

按理说,再不济,伍子胥在吴国怎么也能混个大夫,一边积累实力,一面等待机会。可是,伐楚提议被回绝后,他却毅然辞去吴王给的头衔,选择躬耕乡野。

无论是吴国上下或是楚国君臣,听说他的选择后,众说纷纭。有人嗤之以鼻,有人不屑一顾,有人百思不得其解,以为他固执任性,不可理喻。

伍子胥到底图什么,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这天,伍子胥仍和往常一样,担柴挑水,灌溉田园。安顿好后,拿起渔具,动身去往太湖。春末夏初,要尽早出门,否则太阳炙烤,火热难耐。抬头一看,似乎准备下雨,他拿过蓑衣斗笠,喜滋滋的出了门。

云层厚,气压低得人喘不过气来,鱼也耐不住,频频出水呼吸。这种天气,通常是垂钓高手大显身手的好时侯。

走到岸边,竹篓一摆,钓竿一甩,一天的生活渐次展开。

这是伍子胥到达吴国的第五个年头。过去五年,春播夏种,秋收冬藏,耕田去草,收割整理,农事之余,钓鱼便成为他消遣时光的绝好寄托。

一竿在手,思绪却如汹涌的湖水般,一圈一圈的涟漪向外拓展,带他回到不堪回的过往——

八年前的那个上午,一场意外降临伍家。

无故被牵拖到太子的谋反案,得知父亲已被捕,伍子胥和哥哥伍尚是如雷轰顶焦头烂额,正在苦思营救之计。忽然,他们收到密报,楚王准备下令,命兄弟俩去见伍奢。若是二人如期而至,伍奢会被赦免无罪。否则,杀无赦。

兄弟俩马上意识到,这是个阴谋,目的是引两兄弟入套,以便斩草除根。可是,为人之子,怎能对父亲生死不闻不问?最后,哥哥伍尚决定只身赴死,并叮嘱伍子胥赶紧离开楚国,待他日再替父兄报仇。

刚开始,伍子胥是抗拒的。

他想冲到楚王面前申辩,太子从未有背叛王室的心,作为太子的辅佐,父亲更是绝无煽动太子谋逆的任何言语举动。

可是,现实是残酷的。密报显示,此事由楚王的宠臣费无极一手策划,目的无他,就是要置伍氏于死地,以绝后患。

伍子胥试着劝说哥哥,孝义不能两全,父亲不是昏聩无知之辈,就算兄弟俩都不出现,他也不会怪罪。以父亲的才智,应该不难猜到楚王这条引鱼上钩之计背后的险恶用心。所以,他提议,兄弟俩一起逃走,不必做无谓的牺牲。

哥哥严厉斥责了他,说他是无情无义的冷血畜生。为此,他备感委屈。时穷事急,最终,他拗不过哥哥,在传令之人到达前,拜别哥哥,从后山逃走。

离家的那天,和此时的天气类似——天空呜咽,阴云蔽日,几只乌鸦停停走走,盘旋在他头顶的上空。为了掩人耳目,他躲在山洞,直到夜色降临,才匆匆踏上出城的路。

快到北门,远远就听到一阵喧闹,他立马警觉起来。定睛一看,一队队士兵来回巡查,挤满街道,过往行人一个个排队盘问过后才放行。

这是怎么了?生什么事情了?他躲在暗处,心急如焚。今日无论如何一定要出关,夜长梦多,不知道明天会变成怎样?是封锁城门还是全城搜捕?他不愿意把自己当作缉拿对象,可是直觉告诉他,一定跟他有关。

忽然,一对夫妻从他身边走过,唉声叹气。男的说,今日看来是出不去了,太多人在排队,只得明天早起才能把货物拉出城。女的也在牢骚,说那个叫伍子胥的到底犯了什么法,为何官兵要拿他?说着,两人越走越远。

面对真相,伍子胥反而冷静下来。他尾随这对夫妇,看到他们在院子里停了好几辆车。夜深人静时,他进去翻看,现里面全是煤块炭头。他躲在里面,一动不动。

第二天,车辆出之前,他已经全身抹黑,浑身上下没一处干净。为了防止守城士兵查车,他躲在车底。天佑他命,终于蒙混过关。

一路向西,他晓宿夜行,走小路,回避人多的地方,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好几次都差点和官兵正面相遇,幸好他跑得快,躲过数劫。

他知道太子在宋国,他的目的是和太子合作,毕竟他们都是天涯沦落人,有共同的仇敌,又是故交。所以,绕过弯路,他直奔宋国。

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抵达宋国。经过四处寻访,终于有机会接近太子身边的近侍。很快,他便被招进宋国国君安置太子的府邸,算是安顿了下来。

谁知好景不长,宋元公和宋国的华氏、向氏生冲突,爆内乱。为了避免被殃及,他和太子建再次踏上流亡之路。虽无官兵追缉,一路舟车奔波,也是够呛。

一行人去到郑国,郑国国君定公热情的招待了他们,还给他们腾出一座清静幽雅的院落,安排仆从杂役好生侍侯。

太子建报仇心切,到了郑国不久,频频向郑定公提出请求,请他出兵伐楚。郑定公以时机不成熟,郑国国小无力为由,拒绝了太子建。

恰在此时,晋国因郑国与楚国来往过密颇有微辞,正好郑国内部有人也对郑定公不满。于是,时任晋国中军佐中行吴暗中与这些人达成一致,约定日期,他会派兵支援,推翻郑定公,扶立反对派上台。

与此同时,为了增强反对派的力量,中行吴还跟太子建暗通款曲,希望由他向晋国传递情报。毕竟,他是楚国太子,郑定公的贵客,不会有人怀疑到他的头上来。

就这样,太子建身在郑国,受郑国款待,却吃里扒外,做着晋国的间谍,两边拿好处。

当然,太子建之所以肯为中行吴卖命,也是有条件的。除了马上兑现的布帛财宝美女,中行吴还承诺,事成之后,会助太子建复仇。

太子建虽被废,此刻又流亡他乡,仍不改少爷脾气,任意辱骂殴打下人,于是怨声四起。下人们恨不得把这个不之客赶紧驱逐,免受皮肉之苦。

恰在此时,太子建和晋国频频往来,引起了下人的关注。他们密切监视,终于有了证据,上报郑定公。

关乎存亡荣辱,郑定公当机立断,杀了太子建,并将伍子胥及太子建之子白公胜等一干人驱离。一夜之间,伍子胥又无家可归,流落街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