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下台阶的时候,他只觉身后有人推了他一把,于是狠狠地摔下楼梯,鲜血流了满地。
他躺在医馆中,人事不知。
这边,李湘莲借了大树的驴车,拉着麦子要卖给县令。
大树将驴看的跟宝贝一样,李湘莲不敢过于的放肆。
但她一次,就是拉4ooo斤过去,也要足足拉上十次。
李湘莲狠了狠心,最后拉了2ooo斤。
为了多带一些,她足足背了2oo斤。
原主可以一口气背上5oo斤,但她却不行。
当初与县令签订文书的时候,没有将时间卡的太死。
她只能这样一趟一趟的往县城倒腾。
如今是四月底,粮商还在压价。
带县城的粮价,已经涨到了37文一斤。
若不是老大夫打定主意,不将她的位置告诉县令。
县令早就找上来了。
官府不能与民争利,同时,因为前朝的事,从原则上来说,官府是不允许收购粮食的。
但县令是以个人名义收购。
之前的约束,对他来说就是不存在的。
李湘莲背着2oo斤麦子,走了一个半时辰的山路。
来到县衙后院,县令见到人开怀大笑。
他叫县衙的衙役帮他称粮食。
当初约定的收购价格,是8o文一石。
而去村里收购的粮商,最多只能给到6o文一石。
哪怕一斤高出一文,李湘莲也是愿意的。
只是县令大人不愿意再多收购一些。
不然,她一定要将村里的麦子,全都卖给她。
结过帐之后,县令状似不经意的问道:“我怎么觉着,你的麦子是今年新下来的麦子呢?”
李湘莲心下一惊,但嘴上可不是这么说:“无非是保存得当,没叫麦子受了潮。您吃着好,是我的福气。”
县令叫她坐下。
到了县令这些日子,他也不是从前那个不是无谷的世家少爷。
“我倒是要问问你,今年的收成可好?”
回想这些天,李湘莲谨慎的回答道:“今年雨水少,从开春到现在,不过下了一场小雨。这日子一日日热起来,却不见半滴雨水,再这样下去,一定会受影响的。”
县令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我找了几个老道的庄稼汉,都说今年收成不好。”
李湘莲心中也愁。
他们八里村情况还好,村里有一条河,水位已经下降了不少。
她家河边的那块地,倒没受多大的影响。
但其余的地方,可就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了。
为了今年的收成,这家里能动的喘气的,都在努力的往自己家地里浇水。
如今更是到了灌浆的时候,地里能有多少水,那是直接关系到今年的产量的。
照这么下去,别说粮食了,就是他们的生活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谁都盼着老天爷赶快下一场雨。
可看这天气一日日热了起来,眼看着希望变成了奢望,李湘莲也是没了法子。
县令心中也愁,他第一次当县令,就遇到这样的事。
李湘莲带着钱,赶快立刻。
储水,赶快储水。
她去找打井的工人,哪怕是花再多的钱,她也要赶快打一口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