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之后,李景隆点了点头,说道,“如此说来,的确要提防燕王与宁王勾结!”
“不是要防止两人勾结,而是要防止燕王拿下大宁城,将宁王麾下的八万带甲之士收归己有,再和草原上的部族沆瀣一气……”
李佑面色严肃的说道。
在史书上,永乐皇帝除了造反上台这一污点外,剩下的都是功绩,比如修《永乐大典》、造北京城、七下西洋、四征安南、五征蒙古,允文允武,可谓一代伟人。
但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而事实真相只有亲历者才知道,后世之人只能通过一些蛛丝马迹来分析、推测史实。
朱棣登顶的过程其实非常不光彩,可以这么说,他是联合了蒙元残余势力,打败了大明的百万军队,干掉了朱允炆,才得以登上帝位。登上帝位后,朱棣及其子孙将这一段不光彩的历史,从史书给剔除了。
这绝不是往朱棣身上泼脏水,有很多证据可以证明这一点:朱棣上台后,以三千塞外“降丁”
建立了三千营,这些所谓的“降丁”
实则是蒙古部族的雇佣兵;还有一件事,很多书中都有朱棣“弃大宁予兀良哈”
记录,史学家们分析,朱棣这样做有酬功嫌疑,答谢兀良哈三卫在靖难过程中给朱棣的帮助。
所以,朱棣联合草原势力是板上钉钉的事。
李佑穿越前,恰恰在网上看过这方面的资料,所以才给了李景隆这个结论。
别看李佑分析地头头是道,其实他压根就不懂战争,他只是知道历史的时间线和事件,然后找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往上靠,以便说服李景隆,让李景隆相信自己是受了李文忠的指点。
李佑的话一落音,李景隆脸色瞬间难看了不少。
李景隆并不怕宁王三卫,他怕那些草原部族。草原上的部族八成以上都是骑兵,这些骑兵勇猛善战、武力凶悍,更关键的是骑兵来如风雨、去似雷霆,战斗力很强。
而李景隆率领的五十万大军,八、九成是步兵,还是三流战力的步兵,如果对阵蒙古骑兵,一旦战阵出现崩溃,那就是单方面的屠杀。
如果朱棣只和宁王勾勾搭搭,平虏大军和靖难大军的胜负,或许在五五之数;如果再加上草原部族,那么胜利的天平就会向靖难大军倒去。
想到这里,李景隆觉得浑身冷,脊背凉。
深吸了一口气,李景隆两眼直勾勾地盯着李佑,问道,“如果这样的话,我们该怎么办?”
“听说宁王善谋,燕王善战,两人万一真的联合起来,绝对是一个大麻烦!所以,我们要想法破坏宁王和燕王联合!”
李佑伸了一个懒腰,一副百无聊赖的表情,看着李景隆说道,“这就得国公爷您出面了,麻烦您写封信给宁王,告诉宁王,燕王会对他不利,出阴招拿下大宁城!”
宁王朱权十三岁被封为宁王,十五岁就藩大宁,平常喜欢研究史籍,亲自编撰了《汉唐秘史》、《通鉴博论》等书籍,还将大宁府下辖的九十多城池治理的很好。
朱权还时不时跟朱棣、朱棡一起,带着士兵到草原上浪,出塞捕虏,肃清沙漠。朱权在背后出谋划策,朱棣和朱棡两人在前面执行,是个谋略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