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的回答卢八娘早就准备好了,“我的九姑姑,就是嫁到温家长房的,一直没生儿子,还不让九姑父纳妾,我回京后听到很多人在背后议论她就想,我可不能像她一样善妒。再说不管谁生的儿子,都是郎君的儿子,也就是我的儿子。”
本时代婚姻很稳固,正妻的地位也很高,妒妇就多,卢九姑嫁到温家是低嫁,自然有实力不让丈夫纳妾。目前,卢八娘嫁给司马十七郎也是低嫁,若是她坚决反对司马十七郎纳妾,也差不多能成功。
“我真是三生有幸才娶到娘子啊!”
司马十七郎感慨地说。
然后他又想到,卢氏女有无子的,娘子万一真生不了儿子可怎么办?生儿子可是一件大事,特别是嫡子,千万不能轻视,他马上有了主意。
没有几天端午节就到了,这一天京城的活动一向丰富多彩,对于司马十七郎和卢八娘来说,这两个没有身份和地位的人不够资格参加皇家的饮宴。同时,府里有地位的人都走了,没人管,他们很自由。
卢八娘在身上佩了五彩香包,一大早被司马十七郎拉到城外采蒿草,这种在节日的时候顺应风俗的行为,她原本是不肯做的,今天尝试起来倒也很好玩。司马十七郎对路线很熟悉,顺路还带着她在城外的一家小道观歇了脚。道观里的道士殷切地招呼他们。
卢八娘略坐了坐,并不肯喝道士们端上来的茶,在大殿里里转了一圈,见殿堂并不甚雄伟高大,神像也只一般,便转到殿后看几块汉碑。
司马十七郎见卢八娘出去了,起身向知观拱手问道:“还请知观为我解惑,我与娘子子孙缘如何?”
原来这间道观名为七善观,知观是小有名气的相士,司马十七郎前两天就让平安带了厚礼约定给娘子看相。娘子出去了,他恰好可以详细询问一番。
知观已过了古稀,一脸的皱纹,满头的白发,精神却还矍烁,笑着说:“郎君是大富大贵的命,究其根源来自娘子,娘子也是大富大贵的命,究其根源又来自子孙,郎君与娘子定然子孙繁茂,福寿无量,福寿无量!”
子孙繁茂的人能不生儿子吗?司马十七郎放了心,然后他又细细地品味着知观的话,自己和娘子的富贵都来自于子孙?这是说他们的儿子会有出息,起码比自己和娘子还要强,这可真是好兆头!
“知观的话来日应了,我必为七善观重修宝殿,建宝塔扬名!”
“那老道便静待郎君为我七善观扬名之时了。”
司马十七郎神采飞扬、躇踌志满地离开了道观,带着卢八娘继续游玩。
卢八娘不晓得这个小插曲,若是知道司马十七郎竟然听信了这样愚蠢的预言,一定会当场拆穿,齐王府十七郎与卢府八娘结亲的事,道士们不可能不知道,做这一行的人消息灵通着呢。
试问,卢氏娘子不是大富大贵的命还能是什么命?司马十七郎靠娶了卢八娘日子才好过起来,这谁不晓得?再说,说卢八娘子孙繁茂也就是顺口,她看着身子康健,一般人都会以为好生养。再者新婚小夫妻去问子嗣的事,哪一个不会顺口说多子多孙?再夸两句子孙有出息也不过就是顺便的事罢了!
可司马十七郎却一直坚信不已,就是很久以后他和卢八娘说起此事时,无论卢八娘怎样反驳,他都没改变,因为事情确实如道士所言,一丝不差。
很快两人到了江边看赛龙舟,这不同于采蒿草,京城外哪里都是一样可以采到,有没有地位的差别就很大了。江边正对着龙舟赛的那片平整宽敞的岸边,冠盖云集,权贵们搭了各色的彩棚,或坐或卧舒适自在。
而他们夫妻站在远远的地方,本来还能再向中心一些,可卢八娘怕人多拥挤,被别人撞到,再说人多的地方味道也大,只肯在偏僻的地方遥望。司马十七郎倒是想再上前看清楚些,但他还是拒绝了娘子提出的让他一人上前去看的建议,他担心美貌的娘子一个人留下被登徒子轻薄了去。于是他们只看到几条船在江面上前进,不用说上面的水手,就是龙舟上的装饰也看不大清,只能根据颜色分出几个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