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乡绅富商都是人精,哪里不知袁县令的意思,都纷纷表示以后定会大力支持这个饭堂,平价供应食材等物,让饭堂更好地为广大学子服务。
不少家长尝了饭堂的饭菜觉得味道不错,又问了价钱觉得还挺实惠。再加上袁县令和各乡绅、富商的话,不少人都下了定钱,给孩子订了午餐。
然后袁县令又巡视了寄宿处。
看到整齐划一的两层架子床,洗漱处,靠窗的长桌椅,满意得不得了,当场便表示还要筹一些银两来办被褥铺盖,让学子们得到更多的福利。
学堂顺利地开了起来。
姜福之忙管账、后勤,柯先生忙上课及管理、安排其他先生上课。
阿紫、阿碧忙饭堂。
姜奕和姜宇一边上学一边负责晨跑和寝室管理,课间还要带领学生们做二丫教的什么体操。
五娘和二丫忙着给学堂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大家都忙得脚不沾地。
倒是林文慧和林文英除了做家务、带东哥便没什么事了。
学堂办得红红火火的,才一个月饭堂就见了收益。加上寄宿处经袁县令的大力推广也有部分家远的学子住了进来,收到了一些寄宿费。
虽说还是有些捉襟见肘,但维持姜、林两家的生活及付其他先生的束修的钱还是有的。
林文慧和林文英担心的“钱”
的问题已不成问题了,这让林文慧和林文英都觉得十分意外。
她俩一直担心这样不伦不类的学堂顶多开上一个月学生就会越来越少,最终学堂就会开不下去,关门大吉。到时候那不伦不类的房子,跑场还不知拿来做什么呢?
谁知学堂却越办越红火,一个月后又来了不少学生。
更令林文英、林文慧吃惊的是,一些有钱人家也把子弟送进了学堂。
一般来说,那种人家的子弟都是在家塾里上学的。
袁县令也很意外。
第一个意外是林梓珂和林梓玉这两个小娘子竟然对办学堂有那么多新颖又实用的建议。
尤其是那个大跑场,在举行典礼时起了大作用不说,对学子们以后的好处那更是毋庸置疑。
袁县令虽有四十多了,可他不是老古板,他是很知道一个好身体对考学有多关键的。
当年他的一个好友就是只知道读书,没注意身体,几次考学都昏倒在考场里。空有满腹经纶,却无法进学。
还有一些学子,平时看着没事,可进了考场,一连几日地考下来,熬不过去,没法挥正常水平的大有人在。
没想到林家的两个小娘子竟然也懂得“身体是进学的本钱”
这样的道理,设计了一个大跑场,每天要学子们晨跑,还做一些奇奇怪怪的动作,叫什么体操……
但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好多学子的父母都说自己的孩子读了一个月的书,脸色都好看了许多,人都精神了,饭都多吃两碗了,看着就令人喜欢。
因此一些有眼光的有钱人也把孩子送到了玉河学苑来念书。
玉河学苑前景一片大好啊!
当然更令袁县令意外的是,他大力支持玉河学苑本意是能保住家人不受灾患牵连,就谢天谢地了,谁知,这事竟让皇上龙颜大展。
皇上一高兴,不但没怪罪水患之事,还嘉奖了袁县令,让他继续在玉河做县令。这可真让袁县令高兴得好几晚没睡着觉。
五娘也有意外。
那日,五娘把制定好的奖惩制度拿去给柯先生看。
走到学堂门口的时候,一个年纪不过十一二岁的小娘子东张西望地疾走着,一头撞在了五娘身上。
五娘猝不及防,后退了几步,站不稳脚步,跌倒在了地上。
见有人被自己撞倒了,那个小娘子正想去扶起人道个歉,谁知转眼却似乎见到了一抹熟悉的身影正在墙角那儿,一转弯便不见了。
小娘子来不及对五娘说声抱歉,只是对五娘歉意地笑了笑,便忙追了过去。
五娘跌坐在地上,半晌无语,却也没怪那个小娘子。
那个小娘子衣着陈旧,神情慌张,可掩盖不了她的妍丽。
五娘当时只觉得那个小姑娘很是令人惊艳,长大后不知会怎样的倾国倾城。
只可惜身份低下,只怕会落个红颜薄命的下场,还很是替那个姑娘感慨了一下。
不过回家洗漱上床之后,再想起那个小娘子的事,五娘就觉得自己似乎遗漏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