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一些历史名人 > 第二十四章(第3页)

第二十四章(第3页)

,后面还发生了鼠疫,可以说在天时上完全不占优。

朱由检两眼一黑,怎么就“竟无乐岁”

了?

然后是人祸,这就要分很多方面了。

第一点是民众,当时天灾频繁,税收负担重,而且王朝末年朱家宗室人员越来越多,养他们的钱也得从百姓身上薅。最终民众活不下去,就会选择四处逃窜或者揭竿起义,所以崇祯年间流寇四起,起义频繁。

第二点是外敌,强大的清军正在边境虎视眈眈。小冰期是全世界的小冰期,明这边冷,清那边更冷,为了拥有更舒适的生存空间,清必然是更有勇气放手一搏的,而明朝不具备这样的勇气,他还得分心对抗内部的起义呢。况且以双方的角色来说,明朝是被动防守,清是主动攻击,个人觉得在两方士气不对等的情况下防守比攻击难度大,要不怎么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呢?

第三点是朝廷,即皇帝和官员,这也是最具争议的一点,崇祯临死前那句“诸臣误我”

到现在都还热议不断。同情崇祯的人觉得他说得没错,明末那些大难临头了还惦记着内斗的官员都不是啥好东西!而惋惜大臣的人则认为崇祯刚愎自用,急功近利,志大才疏,白白葬送了卢象升等忠臣良将。

“天灾人祸、内忧外患,这分明就是气数已尽了。”

朱元璋止不住唉声叹气道,“这种情况就是咱去了也不一定能救。”

“其实也有办法。”

沉默了许久的朱棣终于开口,“重新打就行了。”

但这个前提是,你不是坐在皇位上的那个人。

说实话,我对明末的官员是没多少好感的。明末的政局之混乱,光从泰昌帝刚死的时候一堆人争抢太子这件事里就可以窥见一二,更别说,崇祯时期的大臣们在政事上基本除了表达反对意见之外也没啥实际行动,你问他们要解决方案,他们拿不出来。

不是还有人锐评“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

嘛,这都算好的了家人们,至少还以死明志了呢。想当初崇祯穷得叮当响,召集所有人捐款筹措军饷的时候,从宗室到大臣,大家都很统一地说自己没钱,等起义军攻进北京,有些墙头草想不都想就投降了,结果不仅没讨到好,反倒被义军从家里抄出了大笔的银子。啊,原来这就是没钱啊?

在起义军这里受挫了,大家合计合计,决定去投清军吧,毕竟清军说会对他们好诶!但事实证明,人生只有起起落落落落,投清不仅没得到更好的待遇,反倒被压着做奴才,剃发易服。

然后,大家又想起旧主的好,开始怀念当年的崇祯皇帝了,多有意思。

崇祯确实疑心病重,不靠谱的骚操作多,但在这一点上,他说“诸臣误我”

还真不算完全错。

-

明·洪武时期

“墙头草?”

朱元璋面容格外冷静,但气场却令人毛骨悚然,“这就是咱大明的栋梁之臣?”

“怪不得后世那小姑娘好像一直不太看得上大明文官,还老说他们没节操。”

朱橚恍然大悟,“原来是这种没节操法,那确实应该看不上!”

-

明·崇祯时期

朱由检气愤地砸坏了手边的茶盏:“朕还得感谢他们怀念朕是吧?”

-

明·正统时期

朱祁钰抱着年幼的朱见济坐在郕王府的院子里,黢黑而幽深的眸子紧紧地盯着光幕,似在思索,又似在发呆。

大明,最终会发展成那样吗……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崇祯帝朱由检于煤山上吊自缢,留下遗诏“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大明王朝就此落幕,崇祯的以身相殉,为“天子守国门”

续下了最触动人心的续言——“君王死社稷”

,自此,“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成为了大明最完美的注解。

“唉——”

不知多少人发出了叹息。

“至少,还算有骨气了。”

朱元璋憋了半天,终究还是不忍心再说什么批评的话。

不管别人对崇祯的遗诏怎么想的吧,我个人是觉得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崇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想起了大明百姓,说明他的心里应该也是有百姓的位置的,这也是我认为他不算完全没救的原因。

据说崇祯自缢前曾感慨群臣没人陪他,其实也不是没有,在知道他已死后,新乐侯刘文炳及其弟都督刘文耀、彰武侯杨崇善、惠安侯张庆臻、东宫侍卫周镜、驸马都尉巩永固、宣城伯卫时春七名勋戚以及范景文、倪元璐、李邦华等二十余名文臣,这些人都陆陆续续随他去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