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氏笑容敛了敛。
这就是姑娘家出门做生意的坏处。
钱赚了,面儿也丢了。
还好白家如今没闺女儿,若是有闺女待嫁,那可真是落了一门的脸面。
卢氏挑拣着新鲜的水芹菜,继续说,“听咱们家文和说,噢,你知道咱们文和正在京兆尹当差的吧?那,在贺娘子摊儿前日日排队买饼的人,那可真是长长一列——偏偏贺娘子也有心性,一个饼敢卖十文钱,每日卖完100个就收摊,绝不多卖!”
“就这,每天的食客也不见少。。。水芹菜拿两棵,烦请您抖抖水罢!”
说着转过头来,笑吟吟,“也是您好福气,请了位财神爷住进家里。”
崔氏扯了扯嘴角,不知道该说啥。
卢氏把小菜放篮子里,像突然想起什么来,“翻了年关,四喜也快十四了吧?你闲了这么些年,总算是要忙活起来了!”
崔氏有点不解。
卢氏“哎哟”
一声,“四喜的亲事呀!我听我公公说,白老爷子挺喜欢这个贺娘子?接人出宫回家住着,难道不是打的这个主意?”
崔氏双手有些凉,脊背突然发颤。
第三十九章酸汤玉米糊糊
崔氏和卢氏匆匆别过,直到回家,神色一直恍惚着。
她止不住地想卢氏的话——莫不是老头子真有这个意思?
含钏几岁来着?
翻过年头,就十五及笄了吧?四喜也属狗,二人是同岁。。。
崔氏木楞地坐在灶房的小杌凳上,看着火烧得冲天的旺盛。
有时候她不太理解老头子的想法,他们家虽不是家大业大,可也不是寒门祚户吧?四喜虽无功名在身,可好歹也是领公差吃公饭的吧?公公在宫里那都是有颜面的!伺候的可都是贵人主子!这关系可都是通着天的呀!自个儿家又是京里的老户头,就冲铁狮子胡同这么一份儿产业,也不能算家无恒产的门户。
大家闺秀,她是不肖想,可小家碧玉总能攀得上吧?
不说别的!官宦人家的小姐她不敢求娶,可外地富商家的姑娘,她总能挑一挑捡一捡吧!?
她嫁到白家十六年,伺候体弱多病的丈夫,照顾年迈鳏寡的公公,还要母代父职,还有教导年幼不懂事的孩子,这么多年,她可曾懈怠过?可曾埋怨过?可曾当真是兢兢业业的呀!
这么大的事儿,公公却连风儿都不跟她透一句。。。
崔氏手背抹了把眼角,给灶台加了一把柴,灶上熬着白大郎的药,光是嗅一嗅都苦得呛人。
真苦。
跟她的日子一样。
钱也没一分,话儿也说不上。
院子里阳光倾斜而下,有窸窸窣窣的声音,崔氏侧过眼见含钏步履轻盈地在院子里晾晒洗干净的衣裳,小姑娘嘴角含笑,面目清甜,瓜子仁儿的小脸上一双柳叶眉、两只细长略微上翘的眼睛,五官正中的鼻子小巧挺拔,最夺目的是她的肤色,白,白得很,跟刚出磨的豆腐似的,又嫩又滑又细。
崔氏蹙了蹙眉头。
相貌长这样出挑,还日日在宽街抛头露面。
连胡太医家的孙儿都认识了!
一看便是个不安分、不守规矩的姑娘!
text-align:center;"
>
read_x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