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时空。
“哎呀,亩产3ooo斤稻谷?”
朱元璋惊得身形一晃,差点跌倒在地。
当今大明,即便是稻米产量最为优越的区域,也不及这高产稻米的十分之一。他仿佛看到了那一片片田地中堆积如山的金黄稻谷,若大明能拥有此等稻种,何愁百姓会忍饥受寒?如此伟业,足以使凡人比肩神祇!
片刻之后,朱元璋才恢复了常态,不禁赞道:“袁公,真是流芳百世啊!”
这时,
旁边的皇太子朱标也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他提议道:
“父皇,既然这种水稻有如此惊人的产量。”
“咱们不妨尝试一番,在大明各地搜寻各种野生稻种,挑选优良品种进行高产培育。”
“即使达不到亩产3ooo斤,哪怕每亩增产少许也是极大的好事。”
朱元璋赞同地点点头:
“朕也有此意。”
“此事就交由标儿你去负责。”
随即,他目光转向朱棣,话语间带着一丝调侃:“老四,你协助你大哥做好这件事。”
朱棣一听,吓得心跳瞬间加,还以为父皇要清算旧账。待听清任务后,他不禁松了一口气。此刻的他并无任何异心,因为在他心中,大哥朱标在世时,自己从未动过篡位的念头。如今朝廷内外多是朱标的亲信,加武将集团的支持,朱标权柄之重,几乎与皇帝无异。在这个时候,他怎敢有丝毫非分之想?
但就在他刚刚放松之际,朱元璋又补充了一句:
“你那点‘折腾劲’,就用在这水稻培育吧。”
“当年凭着区区八百府兵,你还真当了咱大明朝的皇。”
“现在让你提高水稻产量,对你来说应当是小菜一碟。”
众兄弟看着朱棣一脸尴尬的模样,纷纷忍俊不禁,连朱标也在强忍笑意。
朱棣满脸委屈地回应:
“父皇,您就别提那个了。”
“大哥要是一直安康,我去当什么皇啊?”
“我一定帮助大哥,给咱大明的优质水稻搞出来!”
朱元璋猛力一拍他的肩头,喝道:“有能耐就动手,别磨叽!”
……
时空转换至大清时代。
乾隆完全惊愕住了。
他难以想象,未来的水稻品种,竟能达到如此令人瞠目的高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