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益和微微一笑点了点头,道“萧郎君所说的大学习巷和小学习巷不仅仅有胡人,还住着高句丽人以及倭国人,不过他们大多是来我大周学习的学子亦或是使者,因此才以学习巷而命名。而卖艺的和做生意的或者身份更低的胡人则住在更靠西的一带。”
沈珍珍一头黑线,大眼睛抬头看看陈益和,再看看萧令楚,觉得同样是客人,同样是十岁的人,也同样有着出色的外表,怎么就做人差距这么大。这说出来的话与为人处事,陈益和不知比萧令楚强了多少倍,这大概就是家庭环境对人的影响。家中的复杂让陈小郎君快速地成长了,而萧令楚还像个未喑世事的小孩子,因此珍姐看陈小郎君的目光就更加的柔和了,也更加的钦佩了。尽管萧小郎君也是一名美少年,可是他还是只适合做一名安安静静,免开尊口的美男子,这一开口就气得你抛却所有淑女风度只想往他那张俊脸上扔石头。
而坐在前厅的沈二夫人见到了萧令楚,笑得很是亲切,这孩子一看就是富贵人家出来的,浑身那气度就是跟小家子人出来的不一样,说话虽有些傻气,但是这直爽得也挺可爱的,沈二夫人是没有听见萧小郎君对珍珍说的那句话,否则她就不会是这个评价了,最护短的沈二夫人可从来都见不得别人笑话她的珍姐一句的。
于是说话直率度爆表的萧小郎君就这样在沈府众人面前亮相了,沈二老爷看到了萧令楚后也是一个劲儿得夸是翩翩少年郎,气度不凡,听得直叫沈珍珍起鸡皮疙瘩。在她心里,萧令楚就是看着漂亮,说话不经大脑的傻货,不知道为什么父母却还都偏偏喜欢这个样子的,旁边明明摆着一个少年榜样,陈益和,要样貌有样貌,要气度有气度,说话还彬彬有礼的,怎么父母却从来没有这样夸过人家。
珍姐这样想可不就是个傻姑娘哎,这一个是百年世家嫡支嫡子,一个不过是当朝勋贵之家的庶子,完全不站在一个重量级上,也不能怪你父母偏心眼,这就是现实。不过此时的珍姐对嫡庶的概念是没有那么强烈的。
从此,沈珍珍就对萧令楚爱搭不理的,倒不是她觉得他有多么面目可憎,实在是她是真怕了他的金口。无论怎样的情况,他一开口绝对有让人上火的本事。珍姐想着,”
我说不过你,我难道躲着不说还不行吗?”
可是,这从小就含着金汤匙出生的萧令楚哪里遇到过这样的待遇,甭说家中的各色侍女,还有亲戚家中的各种表姐表妹,哪个女郎见到他不是恨不能说上两句话的,这儿碰到一个反着来的,萧小郎君反倒觉得这沈四娘子十分与众不同,她竟然不爱搭理自己,这是为什么呢?这个为什么一旦出现在他的脑海里,萧小郎君就开始思考,越想越好奇,越好奇越想,直到把自己想晕也没有答案,于是沈珍珍就这样闯入了萧令楚的脑海,从而被定义为有意思的女郎。
作者有话要说: 萧令楚一说话就是让人很无语。。。。。。
☆、显庆十五年
显庆十五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尽管人们满怀期待地各种迎新年,为平安祥瑞祈福,可是宿命中该来的阴影还是会到来。开疆扩土雄心勃勃的高宗在这一年挺不住了,破败的身体熬过了新年,却熬不过端午,就此驾西归去,沉眠于帝陵。
但是时间的脚步并不会因为一个伟大帝王的逝去而停留片刻,历史的车轮依旧在不停地滚动,新的时代即将到来,当了很多年太子的肃宗终于能够登上皇位了,颇有种黄花闺女熬成婆的感觉,但是一直哀痛阿耶逝去的肃宗并没有立刻改元,而是要等到来年的初一后再正式改用自己的年号,太子的一干女人们为逝去的先帝哭得是梨花带雨,伤心非常,而内心却有种扬眉吐气之感,终于要从东宫搬出入主后宫各院了,这内心如何能不激动。
先帝后宫的那些妃子们也被妥善安置,曾生育皇家子嗣的跟着儿子去了封地,此生也许不会再回西京城,就此终老;无子嗣的则只能去感业寺剃度修行,为逝去的先帝祈祷诵经,为大周的安定繁荣祈福,从而开始人生中新的修行。百姓们除了守孝的三十六天不得有任何的喜庆活动,生活又恢复了正常。
新帝握权总是要将自己的亲信提一些上来,这些亲信中自然就包括了长兴侯世子,陈克松。这世子跟当年还是太子的新帝是从小陪读的交情,后又一起出征西域打下了深厚的革命感情,特别是当年长兴侯世子在沙漠经历生死,令新帝对其格外看重,因此多年来基本上圣恩不减的长兴侯府又开始热闹了起来。
总有一些人能在官场上把握风向,甚至能揣测出官家圣意,因此这些人都在等着看新帝会给长兴侯世子安排个什么样的新职,果不其然陈克松从之前的从五品上游骑将军升至正四品上武忠将军,这连升了几级!想想长兴侯世子才多大的年纪,不过而立之年就已经官居四品武职,这又是新帝的亲信,前途可谓是不可限量!
于是各个官员家有女儿的开始琢磨着跟长兴侯世子结个亲家,修两姓之好,可是长兴侯世子的嫡子不过也就五六岁的年纪,实在是太小了。哎!这不是还有个适龄的庶长子吗,再等过了年可就十一岁了,再过几年便可成亲了。可是起了心思的官员们各个都是人精,一边想结亲,一边又算计着,毕竟是嫡庶有别啊,以后若是无意外,长兴侯世子当上了侯爷,他的嫡子必然是下任继承人,没庶长子什么事。再听说这庶长子根本就不受重视,于是各家冷静地决定再观望观望。
不过这些人家中基本没有见过陈益和其人,因其以前就没怎么在人家露过面,何况前些年的长兴侯府因着世子他阿耶不大能干也没有这么炙手可热。因此众人了解的不外乎是此子乃是个胡姬之子而已,至于长相,学识其他都不大清楚,陈益和就是以这样的形象先出现在西京各家的视线中。
这一年沈珍珍跟着继续来沈府教书的夏娘子,学习乐律和诗书,因其年龄小,沈二夫人还是不大舍得沈珍珍动针线怕伤了她的眼睛。珍姐作为一名积极上进,勤奋好学,一点就通的小娘子在显庆十五年中收获了先生的夸赞,也有受挫时的泪水,但是沈珍珍其人总有股不服输的倔劲儿,善于思考的她从夏娘子的指点中,得出了许多自己的心得。学习若是一门功夫,其实就是师傅带进门,修行在自身,如今这扇学习的门由夏娘子为沈珍珍打开,窥得一丝丝的沈珍珍深深觉得学问是博大的,她学习的道路还十分的漫长,不骄不躁方为学习之道。
沈大郎与陈益和在江南的长丰书院中继续汲取着知识,努力修习君子六艺,射箭的功夫已经被武先生提上了课程,也许天生就有着良好的身体条件的陈小郎君,自是比同窗的骑射功夫略胜一筹,其身形也已经高过了沈大郎,那身姿是越发的修长了。而西京中的消息他也不是完全不知,每过那么一两个月,父亲大人总会寄出一封信来,虽然只是短短的只字片语,但是该有的信息一个也不漏。小时候的陈益和觉得父亲大人从来就不喜自己,他一个人面对各方的欺凌直到内心的愈发强大,年纪越大反而觉得也许事情并不是这么回事,凡事看不得表面,但是至今他也不太懂父亲对自己的情感,大概这也就是他与世子父亲的相处模式,没有多亲近却又无法舍去的亲情,想到自己的家,他不得不叹一口气。
在萧氏族学的双生子因为曾收留离家出走的萧令楚,进而变成萧令楚心中的铁杆好友,三人的友情一日胜过一日。萧令楚当日的离家出走也并没有掀起轩然大波,只是回到武进后,被祖母的一番哭诉闹得心中愧疚不已,乖乖地挨了祖父的板子。这板子不是因为他摔碎了多贵重玉器,而是他竟然闹出离家出走这种与身份不符的没有等次的事,要离家出走还不多带几个下人,用他祖父的话是太自降身份。。。。。。
沈府内宅被沈二夫人管理得井井有条,让夫君无后顾之忧,因此沈二老爷也在官场上如鱼得水,加之这两年是风调雨顺,谷物收获颇丰,沈二老爷的政绩做的是有声有色,因此内心也是盼望着过两年述职后能在官职上升那么一升。
因此显庆十五年各家都是过得有喜有忧,喜得是有人升官,孩子努力上进,忧的是熊孩子不长进,或是家中烦心事颇多,但总体就这样无甚大的波澜而平稳度过,细枝末节略过不提。
而到了年底,众人也纷纷要开始迎接新年了,显庆这个年号也即将成为过去的历史。新帝在新年会改元,迎来新的年号,人们的生活要在新帝的统治下进入新的轨道。
长丰书院自然是到了十二月就要开始放假,陈益和此番先是要经过漫长的旅途才能到达目的地西京城,但是陈小郎君并不知道这一次回了西京城迎接自己的却有许多他意想未到的事。
而沈大郎告别同窗回到家,看到幼妹这一年的成长颇为欣慰,昨日仿佛还是襁褓中的婴孩,今日却依然隐隐有了少女的风姿,特别是那双遗传了苏姨娘的杏眼看着极为好看,当然牙还没有换完,但一点也不影响她在他心中的可爱。
再说双生子因为跟萧令楚交好,偷偷地告诉箫小郎君,年后沈珍珍就要来入女学的消息,让萧令楚兴奋不已。他觉得在这个无聊的武进,总算是要来个有趣的人和他愉快地玩耍了,心里暗想,“也不知道她的现在有没有换完牙?”
想起珍姐那门牙有洞的场景萧令楚还是笑得没心没肺。若是沈珍珍知道此人一直以自己的门牙为笑柄,一定会愤怒地向其拍瓦。
却说这年关将至,各归各家。陈小郎君先走水路至洛阳,紧接着又快码加鞭地骑马赶路,终于在除夕前进了长安城。尽管一身的风尘仆仆,哪里掩得住一身的风华,马上的翩翩少年驾着马,在宽阔的朱雀大街上慢性,绕进了街铺林立的坊间。陈益和赶了一个月的路,在马上到家的时候而松了口气。无意间地低头一笑,便惊艳了许多人。也就是这惊艳的一笑恰好被坐在二楼酒肆中喝酒的画师看到,这画师可不是一般人,他乃是西京有名的人像画师,多少达官贵人重金请其画人像还要看其时间有无空档,可想其画功了得。当画师看到了惊艳一笑的陈益和,就如伯乐看见了千里马,立刻创作灵感乍现,连刚问博士要的上好的烧酒都不要了,飞奔下楼出了酒肆,跳上自家等在路边的麻城,让下人驾着马车紧紧随行马上少年,誓要看看这位郎君是谁家的。
此画师除了画功了得为啥出名?还因其每过两年便会画出一本西京美郎君图册,其中收录了十岁以上,十七岁以下正值风华正茂的郎君们,各家女眷人手一本,不光是看图,这其中说不定就能挑出个夫婿来呢,当然因其图册让西京的少女们争风吃醋的事情也没少发生,可以想想此画师是怎样的能耐了吧!
画了这么多年,一直积极掌握西京美男动态的画师,因为以前从未见过陈益和而觉得是自己的失误,于是我们的陈小郎君过不久就会发现自己无意间竟然上了西京美郎君画册,姓啥名谁,家住哪里都被标注得清清楚楚,从此成为西京少女和妇女的饭后谈资,而生活不得安宁。看看长兴侯府以前是因为美人,如今还是因为美人,又有了新的八卦不是!
作者有话要说: 过度章节哈
☆、陈益和归家庆新年,上元节巧遇贵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