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丹晨和你小子啊!电影拍的怎么样了?”
崔心琴问道。
颜丹辰被李远拍了下,她赶紧说道:“已经拍完了,正在青影厂剪辑。”
“那个牡丹,演的怎么样!”
“我没有演,找了许情。”
颜丹辰当时没有少请教老师,羞愧的把脸低了下去。
崔心琴瞪了一眼李远:“北影厂的面试,怎么样了,第三轮过了吗?”
“我没有去考,放弃了。”
颜丹辰更加没有脸看老师了。
崔心琴一脸恨铁不成钢,96班她最好颜丹辰了,这女孩最踏实,不适合去当明星,在演员路上可以走很远,一心想让进入北影厂成为人民艺术家。
李远知道他惹到母老虎了,这架势想一口吃掉他,想为自己的学生鸣不平。
崔心琴拉住丹晨的手:“要不在学校留任吧!”
她实在不放心颜丹辰跟着李远。
“崔妈,算了吧!我准备转行当制片人。”
崔心琴在前面走着,两人在后面跟着,正是去青影厂场的方向,她想去亲眼看看电影的质量。
打开了门缝三人侧着身进去,赶紧把门关住。
看了一下午,崔心琴对这部影片的成色有了了解,在心里虽然评价很优秀,但依然没有给李远好脸色,诱骗自己的徒弟去做制片,她的气不打一处来。
王剪辑看着崔老师走了后:“李导,设备太差了,很影响效率。”
李远在青影厂泡了4年,很清楚这里的极限是处理下短片,长篇电影根本不行,只能想在这里看下素材有什么问题没。
在手机里找出田壮壮的电话:“老师!我是李远,北电95届的,您还记着我吗?”
田壮壮当然记着,尤其最近他的大名在圈子里传疯了,老倒霉蛋了。
不用他张口就知道他想要放什么屁:“剪辑室空着,姜文那小子刚走,老规矩一万块钱,不要人说什么闲话。”
李远装好胶片,用小推车,推了1千多米到了北影厂,一看就是北电那边来剪片的,保安直接放行。
田壮壮迫不及待的在剪辑室想要看下这片子的成色,世界所有的电影工作者都是按照文艺那套培养的,都对电影拥有很大的热情。
一个导演的文艺作品看多了你就会了解这是怎么样的人。
文艺片抄袭那就是找死,这是导演内在灵魂的体现,看完陈凯歌所有作品你就会现这人极有可能是个瘦,风格一毛一样。
只能说环境、思想、文学素养造就不同的人,给一份不同的剧本分镜头拍出的味道也会完全不同。
田壮壮看了一些片段,竖起了大拇指:“拍的很好,好好做剪辑。”
李远心里挺开心的,这可是老前辈,虽然名气远不如国师和凯哥,但艺术层面不会低于两人。
田壮壮顺便问道:“准备去哪个电影节?”
“柏林国际电影电影节,拿奖概率大点。”
李远在前世没少研究,柏林电影节聚焦于社会边缘和痛点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