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是绑。
黄月英觉得,自己是不可能说服诸葛亮留在沔阳的,最多……也就是游学与参观。
可真绑吧,也不合适。
纵观武侯的一生,其实是一部悲剧。
天不时,地非利,人不和,想要反攻长安,很难实现。
如果,如今不过十九岁的诸葛亮知道自己未来出山辅佐的明主会以失败告终,他还会出山吗?
想到这个问题,黄月英心里有些按捺不住,思索良久,还是问出声,“兄长为何只观大略?”
“以往都曾见过。”
诸葛亮听了,笑答。
“见过?”
“是啊。”
诸葛亮感叹。
“何处见的?”
“许多地方。”
“何地?”
“天下饥荒,人民相食,士卒冻馁,万姓流散,死亡略尽,斯乱之极也。”
诸葛亮说了这么一段话,眼神却是极为专注的看向眼前之人。
黄月英默了默,很短的几句话,却道尽了时代悲剧:战乱、饥荒、百姓流散、死者不计其数,民……相食。
感受到目光,她又问,“兄长可有安天下之计?”
“有。”
诸葛亮点头,自信无比,而后又道,“难。”
黄月英微叹,是难啊,难到了你……穷极一生,也未曾实现,于是继续引导话题,“兄长的意思是,尚未遇见明主?”
“的确,亮还未曾遇见明主。”
诸葛亮点头,表示赞同。
“若遇见了心仪之明主,最后还是败了呢?”
“整顿各方,重新再来。”
诸葛亮略一思索,笑着道。
“再来又败呢?”
“再来。”
诸葛亮依旧笑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