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炷香之后。
朱高爔亲临翰林院。
才刚到门口,就听到里面吵闹。
“我说不行,我等位卑言轻,诸公必定对我等批改奏折满是意见!”
是方孝孺的声音,言简意赅,声音洪亮。
“位卑未敢忘忧国,都是为朝廷办事,哪怕是遗臭千古,我觉得也该帮陛下批改奏折!”
经小德子提醒,那是杨士奇的声音,同样声音洪亮。
得知是杨士奇,朱高爔顿时就来了兴趣,对杨士奇充满了好奇。
历史上,内阁第一批成员中,虽然解缙是第一任内阁辅,但是杨士奇历经数朝,名声很大,是三杨之一。
现在得知他是支持自己成立内阁,心情顿时大好,感觉成立内阁不是问题。
听了半响后,朱高爔听腻了他们的争执,走了进去。
“皇上驾到!”
小德子的声音适时响起。
正在激烈争论的方孝孺等人顿时停下,向朱高爔行拜。
在场除了方孝孺,其他的翰林院学士都没有见过朱高爔,此刻都偷偷注意着助朱高爔。
当然,朱高爔也是除了方孝孺,其他翰林院学士也没有见过。
“免礼,都坐。”
朱高爔淡然道。
来到主座位上坐下,扫向在场众人。
看他们样子,年龄最高的应该是方孝孺,年龄最低的估计也三十出头,每个人身上都有书生气。
“朕刚才听到你们的一些讨论,你们意见不一。”
“这没关系,但朕还是会成立内阁,还是会挑选人才进入内阁帮助朕批改奏折。”
“所以你们之中谁觉得成立内阁不对,谁觉得帮朕批改奏折不对,可以自行离开。”
朱高爔面无表情,缓缓道。
“皇上,我等位卑言轻,帮您批改奏折必定会引起朝臣不满,政策难以执行下去,对江山社稷都不好。”
方孝孺第一个站出来,郑重道。
他觉得成立内阁是好事,但选他们帮忙却不行。
官职太低,无法服众,只会加剧皇上和群臣之间的矛盾,不是好事。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
“事情还没有开始就觉得不行,还怎么开始?”
朱高爔淡然道。
“没错,皇上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