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养维护。“装甲机械化混编部队”
的卡车有五种型号,使用不同功率的柴油动机,除了运输作战人员、弹药物资外,也可改装为指挥车、油罐车、牵引车、射车,甚至运输主战坦克或履带式装甲运兵车,对司马杨和“申屠平”
来说,这是个严峻的挑战,但周吉给“汽修基地”
画了很大一块饼,他们的业务最终要囊括但不限于步兵战车、主战坦克、自行火炮,区区几辆卡车,说什么都得拿下。
在那些不堪回的日子里,上关区“汽修基地”
的正式工和学徒工没日没夜干活,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啃下了一块又一块硬骨头,他们的回报也让人眼热,平均每人拿到了三倍工资,这些“代币券”
可以在熙辰大厦和地安门流通消费,暂时不用,也可以存入公司的“信用社”
吃利息。说来也怪,虽然是“乾泰集团”
外派的劳务,他们却喜欢把工资存在“泗水安保”
开设的“信用社”
,这一点让宋骐和鲁广志很头疼。
“代币券”
由“泗水安保”
财务部统一印制,宋骐和鲁广志虽然不是金融专业出身,以他们浅薄的常识,也知道流通币并非想印多少就印多少,有个术语叫“货币贬值”
,还有个术语叫“通货膨胀”
,谁都不想手里的“代币券”
成为一叠废纸。货币需要锚定物,比较常见的是黄金、白银、石油,不过这些东西不能吃不能穿,在末世毫无价值可言,荀冶选定的锚定物是粮食,“代币券”
的锚定物是大米,最初1oo公斤大米价值1oo元“代币券”
,这一比较虽然有小幅波动,到目前为止基本维持不变。
“乾泰集团”
面临的问题是,“代币券”
大量流入“泗水安保”
的“信用社”
,他们变得没钱可用,这样的情况继续展下去,鲁广志很可能连工资都不出来,最终在某种意义上导致“破产”
。邓守一也意识到这是双方独立结算造成的后果,临时的解决方案也很简单,“泗水安保”
向“乾泰集团”
无息放贷,确保集团正常运转,至于偿还的方式,可以日后再从长计议。
问题解决了,债多不愁虱多不痒,但宋骐总觉得哪里不对劲,集团似乎成了“泗水安保”
的子公司,束手缚脚,不得自主。张景和提醒他,集团目前的“劳务输出”
很不正常,“泗水安保”
行事很霸道,只给集团一笔人头费,然后跟“雇工”
直接结算工资,主动权完全在别人手里。光靠“人头费”
这点进账,杯水车薪,坐吃山空,集团迟早会破产,他们必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换句话说,要么能弄到“硬通货”
,也就是粮食,要么从“泗水安保”
那边挣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