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民牛石是实在人,向李瑄喝酒的时候,多向李瑄诉苦,道尽世事艰难。
“那皇帝老儿,篡权夺位,还不如开元老皇帝呢!”
“以前总是听说皇帝多么英明神武,打起仗来战无不胜,但又有什么用?胡人离我们太远,我们饭都吃不饱。”
“去年打仗,皇帝老儿又增加了我们佃租,乡里有十几个人冻死饿死,今年会更多。”
“这日子什么时候是头啊!”
“快活不下去了…”
……
葳蕤的烛火下,牛石借着酒劲,不断地向李瑄倾诉。
李瑄静静地听着,看不出喜怒。
在百姓心中,自己不如李隆基,太伤心了。
登基以来听到这句话,差点让李瑄破防。
只是一杯闷酒压制。
地方上借着他的名义剥削,用皇帝的名声,作为斩百姓的利剑。
也刺入李瑄的心中。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这些所谓盛世,造反者也层出不穷。
归结为牛石的五个字:活不下去了。
代入那些绝望而揭竿而起的百姓的视角,他们又有何错?
如果他们之中有一个“天降猛人”
,将朝廷推翻。
那汉文帝、唐太宗、唐玄宗,不也是史书上的暴君吗?
成王败寇,善恶由人定,有的时候,这些话真没错啊!
牛石甚至以为天下都和淮阴县一样,民不聊生。
《大唐月报》,也不可能到达这里。
百姓们无缘得见,李瑄尽心改编的《西游记》。
这本小说,李瑄可不是无脑抄袭的,他既有隐喻。也想满足大众娱乐,成为丰富百姓生活的一部分,使百姓多姿多彩。
李瑄也不得不感慨,临淮与淮阴一步就能踏过的地方,差距如此之大。
不说天堂与地狱,也是判若云泥。
更诠释了那句“盛衰由人不由天”
。
在这种过程中,人们对淮阴县的官吏怨声载道。
而且淮阴郡的官吏,如同透明人一般。
百姓们以为县令就是天,不知道还有太守。
事已至此,李瑄不想再多问。
本以为微服私访,是一场戏剧化的明察暗访,没想到处处都是罪孽。
如同法外之地。
他看到他想要看到的真情情况;又看到不想看到的民间疾苦。
一望无际的平原,却是淮阴人跨不过的高山。
这句话让李瑄触动十分大。
是以,李瑄吩咐廖峥嵘,同意隐藏的内卫、彍骑,直接去临淮将天策卫铁骑调入淮阴。
同时传诏,令身在徐州的淮南巡抚萧昕来淮阴见他。
夜,寂静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