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的邻居们听说何家大小子买来个稀罕玩意,纷纷跑到中院凑热闹来看西洋景。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何雨柱招呼着让开个地方,用炉钩子勾起炉盖跟炉盘放在地面上,叫大家瞅瞅炉筒里面是什么样的。
“你们看看,炉筒的下面,这里是风门跟排渣口。”
“里面的这個是炉篦子,你们看,我这样弄几下,烧烬的炉灰渣就从炉篦子的缝隙掉下去,用小炉铲就把炉灰渣清走啦。”
何雨柱拿着炉钩子比划几个动作,让大家明白是怎么回事。
“这里是烟道出口。接个弯头,再接上一节烟筒,生炉子冒出来的烟就从上面冒走了。
天一冷,煤炉放到屋里固定好,接上几节烟筒,立马能把烟排到屋外。屋里有个炉子就暖和多啦。”
“噢,原来是这样。”
“等到天热了,把烟筒拆掉,拎着把手从屋里拿到屋外空地上,烧个水做个饭,很方便的。”
“炉子生好后,把炉盖跟炉盘拿掉就能加煤,然后把炉盘扣上,就这样,你们看看,严丝合缝,没有一丝烟露出来。”
“在炉子上坐一壶水,或者放一个锅,就能烧水做饭。”
瞅着大家伙听明白了,何雨柱接着说道:“我听人说,这煤炉可比家里用的高灶、地灶的省煤,也不像炭盆那样容易中炭气。”
高灶、地灶,是三朝古都普通人家里常用的炊灶。
“柱子,真的?还是假的?”
“是呀,柱子,这玩意还能省煤?”
“应该能吧,这煤炉的炉膛可比做饭的灶膛小多了。”
何雨柱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数字来证明省煤,只能支吾着,“你们要是不放心,我就先用着,用上一年,不就清楚能不能省煤嘛。”
“这倒是,柱子,你好好用,我们都瞧着。”
“是呀,要是真省煤,高低我也得弄一个。”
“柱子,你说的这好那好的,把炉子生起来,让我们这些没见识的瞅瞅呗。”
“哟,各位,这就对不起啦,这炉子还缺一道手续。”
何雨柱赶紧应话。
煤炉拿回来还得搪泥,就是在炉筒的内侧搪上一层特别制作的泥,俗称搪炉子。
这层泥就跟炉瓦一样,起到保护炉壁的作用。炉壁就是一层铁皮,要是没有这层保护,炉壁就会被烧得红红的,不用多久就会烧坏。
“啥?还不能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