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晓月抚流年 > 第二十四章 老友相见(第2页)

第二十四章 老友相见(第2页)

小伙子赶紧的把几位往屋里领!

郭掌柜的家那真是大啊,在这个小城里面拥有这么大的一套宅院的并不多。

他这个院子总共大概是3个院子组成

一般的四合院是四面建有房屋,通常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组成,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故名四合院。

他这个院落呈双“喜”

字形,分为3个大院,内套6个小院,3o间房屋,建筑面积5oo多平方米,三面临街,四周是高达1o余米的全封闭青砖墙,大门为城门式洞式,是一座具有北方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古宅。

大院大门坐西向东,为拱形门洞,上有高大的顶楼,顶楼正中悬挂着“福禄同堂”

四个大字。

黑漆大门扇上装有一对椒图兽街大铜环,并镶嵌着铜底板对联一付“子孙贤,族将大;兄弟睦,家之肥。”

字里行间透露着主人的希望和追求。

也许正是遵循这样的治家之道,郭掌柜家族经过连续几代人的努力,达到了后来人丁兴旺、家资万贯的辉煌。

这个大院三面临街,不与周围民居相连。

进入院大门是一条长8o米笔直的石铺甬道,把三个大院分为南北两排,甬道两侧靠墙有护坡。

西尽头处是一个祠堂,与大门遥相对应。

大院有主楼四座,门楼、更楼、眺阁三座。

各院房顶上有走道相通,用于巡更护院,显示了中国北方大家庭的居住格调。

不但有整体美感,而且在局部建筑上各有特色,即使是房顶上的4o余个烟囱也都各有特异。全院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堆金立粉。

外围是封闭的砖墙,高1o米有余,上层是女墙式的垛口,还有更楼。

大门坐西朝东,上有高大的顶楼,中间城门洞式的门道,大门对面是砖雕百寿图照壁。

大门以里,是一条石铺的东西走向的甬道,甬道两侧靠墙有护墙围台,甬道尽头是祖先祠堂,与大门遥遥相对,为庙堂式结构。

北面三个大院,都是芜廊出檐大门,暗棂暗柱。

这个房屋结构其实在北方也不多见,这个还是又一次郭掌柜的祖父去了山西办事,路过祁县看见当地的大户人家的建筑基本如此。

尤其是看了乔家大院和王家大院,倍感震撼,所以回来就张罗盖了这么一座小型版的院落。

尽管是小型的,但是在这白山城内已经算是屈一指了。

老爷子他们几个在伙计们的引领下来到了内堂。

伙计们安排几位落座,并准备了上好的茶让各位先慢慢喝着,随后跑出去去找郭掌柜。

过了二杯茶的功夫,就听见门口马的嘶鸣声。

不一会有一个人提着马鞭走进院子里来。

只见这个人身上穿的是的上好的貂皮大衣一直过膝,外翻的貂毛根根耸立,在微风吹拂下左摇右摆,在阳光照射下闪闪亮,头上也是棕色的塔式貂皮帽,脚上穿着一个双黑色牛皮靴。

这个人面色看起来很平静,不喜不怒,两个眉毛都很长,东北人都管这种眉毛叫做长寿眉。

他留着一抹胡子又黑又密,目光如炬,看起来贵不可言。

老爷子几个人看门口有人进来了,就都纷纷的站起来往门口迎去。

郭掌柜边走边往内堂望去,也远远的看出来了老爷子和冯掌柜。

“原来是二位贵客驾到啊,我还以为是谁呢,呵呵,有失远迎,有失远迎!”

过掌柜的喊道,并加快了脚步过来。

“郭掌柜,哎呀,过掌柜,你这是去哪了呀!”

老爷子和冯掌柜也往外走,边走边说。

三个人在院子里相拥互相寒暄,老友相见倍感亲切。

郭掌柜的拉着二位的手让进了屋里落座。

几个人分别就座了下来。

“我说二位仁兄啊,这兵荒马乱的,你们还跑出来啊,咋不避避风头啊!“郭掌柜的说道。

“哎,别提了,老弟,要不是万不得已,我也不能冒这个险啊,说来话长啊!”

老爷子唉声叹气道。

郭掌柜的看出来了,他们这次的出行似有苦衷,也没在多问。

临近中午了,几个人也都远途的鞍马劳顿,似乎还是先让他们休息一下,吃点东西再说,郭掌柜的心里想。

“二位仁兄啊,到了我这就算到家了,咱们也不用着急,你们这一路估计也是风餐露宿,鞍马劳顿的,先吃点东西,然后睡个觉休息休息,咱们在慢慢的做打算,你们看好不好!”

郭掌柜的说道。

“好,好,到了你的地盘了,那就一切都听你的,呵呵!”

老爷子说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