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小知县作者桃花白茶 > 第52节(第1页)

第52节(第1页)

两人像是打哑谜一般,凌县尉已经懵了,好在旁边平安按住他,才没让他失态。

知州这才正眼看向纪炀,心里中欣赏,面上却不露,开口道:“坐吧,本官且问些问题。”

这要问的,自然是扶江县的公务。

还有知州的诸多疑问,全都是公务相关,也是每个知县,或者县里派来回话的人都要答的。

区别只在,事情少的县问得极快,两盏茶功夫就可以出门回乡。

事情多的则上不封顶。

那丰邵县的黄大人说过,他第一次来回话的时候,在知州这待了整整两个时辰。

县里上下问得清清楚楚。

虽然知州大人不说,但大家都明白,这已经是在为年末官员考核做准备,甚至是考核的一部分。

按理说扶江县那么点人口的地方,问题并不算多。

只是知州这次的问题竟然包括了:“水渠修建,用了多少人,使了多少料,费了多少米。”

又问:“若不是北高南低的地势,你又要如何修渠。”

再问:“听闻初用化肥时,百姓并不信任,你如何为之。”

“五村之中,唯独落下玉家湖,是为何事?民怨又该如何平。”

“扶江县凌家湖富于衙门,安否?”

一连串的问题,甚至不给纪炀太多思考时间。

最后还问了秦汉田税与当今田税优劣点等等。

后面跟着的平安跟凌县尉都一头汗,被问的纪炀却还算妥帖。

一问一答,颇有章法。

偶尔有难懂的,知州稍加点拨,也有成效。

与其说提问,不如说指点。

问到最后,知州看他一眼:“做事不错,读书有些少。”

倒不是说他学问少,而是他能拿出解决方案,却不能引经据典。

正经科考上来的人,动辄先贤云,要么什么什么书里怎么样,用古人先贤来给自己的观点佐证。

纪炀吃亏便吃亏在这上面。

知州喝口茶,开口道:“披沙拣金,往往见宝。”

纪炀刚一皱眉,就听知州好言好语解释:“唐人所说,越贵重的事物,越要经过艰苦磨炼。”

“古人谓之修身。”

纪炀其实隐隐明白意思,这再被一点,知道知州这是安慰他,来这潞州扶江县一趟全当修身。

纪炀笑着:“多谢知州大人点拨。”

知州摇头:“也不用谢,若不是当年你祖父战功赫赫,哪有如今的太平盛世。”

“当年我刚刚登科,便听闻边关大军来势汹汹。”

“那时候怕得厉害,你祖父却拍拍胸脯,随后征战四方。”

这已经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