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爽年少时为人谨慎,但当政之后,便开始结党营私、打击异己。要说王凌不愿入朝辅政,是因为贪恋军权,那可就太小看王凌的品节了。只能说王凌有可能看出曹爽不堪大任,因此慎重与之为伍。
不过这些观点,周坦自然无法说于杨司马听。而杨司马神神秘秘的一通,也只是讲了一段道听途说的小道八卦而已。
休整罢了,辎重队继续上路。
行到第六日时,王凌最后出的后军赶上了胡潶的辎重队。
胡潶与后军头阵的将领打了招呼,也询问了舒县的情况。那将领知道的并不多,只是在前日下午收到了舒县来的军情,称吴军见都督大军至,偃旗息鼓,未曾再犯。
“除非都督有意出击,否则,我想今次应该不会与吴军交手了。”
那将领推测道。
“哎,都快一年了,胡某还想着这次能活动一下身子骨呢。”
胡潶有些遗憾。
“都尉督运军粮,即便两军交战,只怕也很难有机会活动身子骨吧。”
将领笑道。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胡某枕戈以待。”
胡潶正色道。
“好,在下期待与都尉并肩作战。军务在身,不便多聊,在下先行一步了。”
将领客气的说完,打马追上了他的部属。
一百八十里的路途,胡潶部用了八日才行到舒县,好在一路安然无恙。
进城后,又用了两日的时间才交接完全部军粮和辎重。期间,胡潶去见了一次校尉胡烈,得知过去八日里,探马只探得吴军零星在舒、皖交界桐地出现过。
大前日时,都督令奋威中郎将王彧率三百轻骑出舒县,奔袭桐地,然而搜荡了一圈,只射伤了一员吴军的探马,且还让对方逃走了。
“看来,打不起来了。”
营帐里,胡烈叹了一口气。
他年轻气盛,自然也盼着能在战场上建功立业。
“总不能就撤了吧。”
胡潶问道。
“自然不能。诸葛恪可就盼着我们大军来来回回,徒耗军资。”
胡烈摇了摇头。
“也是。”
“昨日都督巡城时也说了,此次重兵,就是为了回应诸葛恪屯兵皖城。今后淮南一带的布防,或将有重大调整。”
“校尉,那我等不如依前计,先调人去抢修窖地码头的营垒,为今后水运做准备。”
“孟孝可先遣人预置土木工料,我明日一早便去请示都督。窑地营垒乃舒县交通关键,迟早要定,且宜早不宜迟,相信都督不会有异议。”
胡烈说道。
“是。”
胡潶领命。
周坦随胡潶在舒县待了三日,这三日里百无聊赖。仗是打不起来了,他身为军事人员,也不能随意离营,甚至连调配军粮的工作,都由校尉和都督那边的人接手了,自己每天就在驻地候命,最多也就是跟着曲长张式一起练兵。
三日后,都督传来新令,胡潶部负责抢修窑地营垒,为水运做准备。第二轮督运军粮之事,由合肥度支衙接手。
合肥距舒县只有六十里,距离更近,无非是那里的官仓有限。真要打起仗来,无论寿春、合肥,乃至更远的下蔡、安丰等地,都需轮流向前线输送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