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三国之霸天下百度 > 第66章 忠义卜已(第1页)

第66章 忠义卜已(第1页)

濮阳之战可以说是杨奉经历过的最为惨烈的一战,在之前的几场战斗中,杨奉都是以奇谋取胜,己方伤亡甚微。而但是这次的濮阳攻防战却是不一样,这一仗下来虽然说也是十分顺利,仅仅用三天时间就将城池高大、易守难攻的濮阳城给攻了下来,但是杨奉却付出了战死一万五千人,重伤七千人,轻伤两万人的代价。

其实,这个伤亡数字已经算是很少了,作为守方的卜已的大军的伤亡数字甚至于出了杨奉的伤亡情况,战死三万人,重伤一万人,轻伤两万万人,投降四万人(包含了轻伤的两万人)。当然,这个数字是在战斗全部结束之后的,即使在攻守之时,杨奉和卜已方的伤亡数字也是差不多持平的。

杨奉命令大军进城歇息数日,一方面清扫战场,掩埋尸体,一方面安抚百姓,遣散重伤人员,将收降的四万中的三万青壮编入军队之中,另一方面,杨奉派人将东郡的情况快马报给汉灵帝,等待下一步指示。

杨奉现在可以说是胸有成竹,广宗的败报刚刚到灵帝手中不久,自己的捷报随之而来,汉灵帝的举动肯定是命令杨奉率领大军前往广宗接掌皇甫嵩的指挥权。说实话,杨奉对战张角,也没有十足的把握,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张角撑不了二十天了。

只要张角一死,广宗城便会群龙无,势必大乱,杨奉便可以趁势攻城,加上高顺的两千陷阵营,广宗城还是指日可下的。

消息到达洛阳之后,汉灵帝自然甚是高兴,这杨奉每次都能将捷报在最关键的时候报上来。果然,不出杨奉预料,汉灵帝当即便下旨命令杨奉代替淳于琼率领大军赶赴广宗,接替皇甫嵩的指挥权,务必在三个月之内消灭张角。

这一战可以说将会是张角之乱的最后一场大战,杨奉在接到圣旨后,对自己的军队进行了周密的安排。黄巾之乱之后,军队的指挥权势必要被中央收回,所以,杨奉的十几万大军将不会再归杨奉所有了,这是杨奉最不想做的事情。但是,杨奉又不能反对,否则便会被冠以谋反的罪名。

所以,对于杨奉来说,只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就是让一部分士兵以黄巾降兵的名义“卸甲归田”

,之后再被分批秘密送到汉中,这样做可以为杨奉保留住很大一部分的兵源,而且这部分兵源都是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的士兵。

但是也有一个弊端,势必会增加汉中的财政负担,因为这不是一个小的数字,而是几十万人,为什么是几十万人呢。单只是黄巾降兵的话,也只是几万人,但是杨奉却想把他们的家属也全部送到汉中,也为了日后能让他们安心为自己作战。

所以,对于十三万大军,杨奉只选择留下四万人(其中只有一部分是杨奉原来率领的官兵),而让剩下的九万大军分批到汉中,为了使这次的转移能够成功,杨奉专门让高顺负责此事。一是此次行动必须打着遣送黄巾降兵回乡的口号,尽量不能让其他人看出什么破绽,而高顺为人谨慎,做此事是再适合不过了,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高顺在军队中的威望比庞德、成廉等人高出甚多,很多士兵都经过高顺的亲手训练。

而留下的这四万人也并不是十三万大军中的精英,相反,也只有两千陷阵营才是精华中的精华,其他人不但不是精兵,反而大多都是刚刚投降过来的黄巾军。为什么要这样呢,杨奉自然有他的理由,虽然有点冒险。

广宗之战结束之后,自己要将这些士兵交还,如果此次率领的都是精兵,交给东汉政府则过于可惜。当然,由于四万士兵几乎都没有什么战斗力,所以在对广宗张角的战斗就显得有点冒险,毕竟广宗城内的黄巾军可都是张角的精兵强将,一个不甚可能就会全军覆没在广宗。

而杨奉敢于这样安排的原因只有一个,而且这个原因对于黄巾军来说是知致命的,对于杨奉来说则是必胜的法宝,那就是前面多次提到的,张角最多还有一个月的生命,一个月后张角肯定病死,广宗城几乎可以不攻自破。

这一个月的时间,杨奉几乎什么都不用干,只有两件事情可以做。一个是行军,从濮阳赶到广宗城下,第二件事情就是训练士兵,这一个月的时间单凭杨奉手下这些降兵,就是单单防守都不一定能顶住,更不要说进攻了,所以,既然选择了这些降兵,训练士兵便成了当务之急,而且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之后,一旦张角病死,杨奉将必须要动一场总攻。

安顿好了一切,杨奉一边命令庞德暂时接替高顺训练士兵,一边命令成廉派人将卜已带过来,杨奉准备说降这个颇有能力的黄巾大将。最令杨奉赶到恼怒的是,韩烈、臧霸这两个让杨奉十分欣赏的人一次又一次的从自己的手中逃走,和卜已比较起来,这两个人在杨奉的心目中的地位显然高出太多了。

对于臧霸,杨奉当然是十分了解了,早有将其收至麾下的念头。但是,对于韩烈,虽然杨奉从未在有关三国的资料上听说过有这个人,但是毕竟在现实的三国中确实存在,杨奉也真实看到了这个人的存在,此人更是将才,并且其能力显然还在臧霸之上。

卜已被押上来之后,怒视杨奉,傲然挺胸,直立不跪。

杨奉还未说话,身后的成廉见到卜已如此无礼的样子,已经开口怒喝道:“大胆卜已,见到我家主公为何不跪。”

卜已哈哈大笑两声,斜视着成廉,道:“我卜已上跪天,下跪地,中跪父母,除此之外,也只是给大贤良师下过跪,卜已不会再向第四人屈膝。我卜已头可断,血可流,要我下跪却是万万不能。”

成廉勃然大怒,向前一步就要动粗,杨奉连忙站起,一挥手,喝道:“孝行不得无礼。”

然后,杨奉缓步走到卜已身前,将卜已身上的绳索解下,道:“卜已将军受委屈了,实乃杨奉之过,还望将军不要见怪。”

卜已没想到杨奉如此对他,圆睁着的双目看了杨奉好久,叹了一口气,将双目转向别处,道:“卜已知道大人何意,也仰慕大人的威名,只是卜已向来做人有一个原则,就是绝对不会投降,这也是卜已为何一直没有出仕的原因,何况大贤良师对卜已一家有恩,卜已更是不能背叛于他。若是杨大人真正瞧得起卜已,就大人希望能给卜已一个痛快,若是想劝降卜已,则是万万不能的。”

历史上信奉“忠臣不事二主”

的人很多,高顺就是一个,而面前的卜已也是一个,对于这样的人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打动他们,让他们改变主意,对于这样的人只能成全他们的名节。

所以杨奉听了卜已的话之后,也叹了一口气,知道卜已是不会投降的,于是黯然挥了挥手,命令士兵将卜已退出去砍了。

不多时,士兵用托盘拖着一物,上面盖着一块布,散着一股浓恶的血腥味,那士兵刚刚跪下,还没有来得及开口说话,杨奉已经摇了摇头,道:“不用了,将卜已将军尸合一,好生安葬。”

这个士兵也是精明,只是愣了一下,看了看杨奉,确认他说的不是反话,便应命而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