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儿不正是要建功立业吗
何必为其它所牵绊
对,没错,正是如此
正是如此大丈夫建功立业正在今朝正在今朝
“恭喜将军掌一地之军政,从此镇台一方、他日必可大展鸿图”
恰在这时,身边的恭喜声,让心情方定的朱明忠回过头来,看到一位穿着件粗布儒袍,在江风吹拂下,那削瘦的身形于袍下尽显的中年人,虽说他的身形削瘦,面带些许皱纹,可那双眼睛却是炯炯有神。
是吴友才。
此人是师兄朱大咸的朋友,原本为郑家军中的不为人重的书吏,来见郑成功之前,师兄向自己推荐了他。在自己去见他的时候,这个吴友才表现的倒也利落,在他接到信后,自己只说了一句话,便立即收拾行囊上了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朱明忠的那一句话。
“目下江阴知县虚席以待”
之所以会说这句话,同样也是因为师兄曾提及这吴友才是个官迷。对于年过四十的吴友才来说,他自然不甘心为一小小军中书吏,现在虽说只是小小的县令,但在他看来,这只是开始。
而对于朱明忠来说,他需要一个人协助自己管理江阴的民政,至于钱磊,那人太过油滑,毛遂自荐的是他,想要卖主保身的也是他,用这样人为自己帮自己看守,那就引狼入室。
吴友才或许是个官迷,可他是汉人啊
如果他仅仅只是官迷,恐怕在十几年前这位崇祯年的进士,就已经出仕满清了,毕竟满清一直在不遗余力的招揽前朝的士子,不过南方士子却极少参加满清会试,这从顺治三年丙戌科会试所取4oo名进士多为北人即可知一二。而他甘愿为郑军书史,也不愿为满清之官,仅此一点,朱明忠便能放心的把江阴交给他,而不至于担心被人卖了。
“大展鸿图”
吴友才的话让朱明忠的神情显得有些凝重,长叹道。
“难啊,且不说其它,就是现在江阴现在百废待兴,诸事操办起来”
想到这朱明忠看着吴友才,师兄推荐他时说其是腹内有乾坤的可用之才,也许可以问问他。
“印山,这江阴诸事,不知你可有何良策”
面对朱明忠的询问,吴友才抚了下胡须,然后的笑道。
“良策倒是没有,不过馊主意倒有一个”
馊主意
吴友才的话,让朱明忠一愣,似乎从自己见到他的那天起,他就没怎么有过正经的时候,就像自己说有个江阴知县的位子给他的时候,他回答的倒也干脆。
“封侯为我意,但愿天下平我去”
区区几字的改动,便彻底颠覆了戚继光的原话。倒也让朱明忠对其印象颇佳。“若个书生万户侯”
,这才是真正的汉家儿朗
对于他的这种看似“离经叛道”
的言语,来自21世纪的朱明忠自然不觉得有什么,他笑着问道。
“哦是什么馊主意,说来给朱某听听”
故事很精彩,正在继续,还请大家多多支持求支持、求推荐欢迎大家加入大明铁骨读者交流群15o536833一起讨论小说。如果大家对故事的情节有什么建议,可以直接在群里私信无语,另外欢迎报名龙套已改已改已改大家重新收藏新新电脑版家收藏后就在新开,老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