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辣椒酱需要用到大量的青线椒跟红线椒。
她是没有来得及种这些辣椒的。
村子里也没有集体化种植大量的辣椒,这里的人觉得辣椒不能够提高生产力,种植下去只会浪费土地。
倒是社员们会在自家自留地种上些辣椒作为炒菜时的调料。
薛宁现在只能去跟人交换或者拿钱去买。
于是,她便提着篮子,拿上了钱就出了门。
从刘奶奶那里打听到村里的陈婶家种植了线椒,于是就去了陈婶家。
薛宁见到陈婶,第一印象是个长相标志的妇人。
约莫4o岁左右的年纪,五官生的端正。
是村里同龄里难得的看起来年轻的婶子。
后来薛宁才知道这个陈婶看起来年轻的缘由。
竟是她没有生孕能力,是村里唯一一个石女,根本就没有人上门说亲,久而久之,陈婶熬到中年,便再也没有结婚的念头了。
现在一个人陪着她的老父亲老母亲,日子也还过的去。
这没有生过孩子的女人,自然会比生了孩子的女人显得年轻了。
陈婶也是很好说话的,知道薛宁要线椒,就领着她去了自留地帮着摘。
陈婶说:“你想要多少就摘多少,我种的比较多。”
薛宁到了自留地,果然看到了一片辣椒地。
红的线椒青的线椒结了一簇又一簇。
除了线椒外,薛宁还看到了朝天椒,这可是很辣的辣椒。
薛宁没有客气,各种辣椒都采了一些,最后装了满满一篮子的辣椒。
陈婶问道,“小宁啊,你要这么多辣椒做什么?”
薛宁道,“想做点辣椒酱。”
陈婶夸赞,“你可真是能干,看着娇滴滴的没想到还会做辣椒酱呢。”
薛宁就有一搭没一搭的跟陈婶聊了起来。
聊天的过程中,她也得知了陈婶也是精通厨艺的,并且上次她做酸菜鱼的酸菜就是赵小晴从陈婶那里换来的。
薛宁说:“陈婶你做的酸菜很好吃,下次我还找你,你教我做酸菜吧!”
陈婶满口答应,“没问题,你随时来找我就是。”
两人聊着天,便从自留地回去了。
回去时,陈父陈母刚好把饭做好。
他们看到薛宁,很热情的招呼她吃了饭再走。
薛宁哪里肯留下来吃饭呀!她知道现在粮食精贵,可不能占别人的便宜,于是说什么也要走。
走的时候,还塞给了陈婶一块钱,作为买辣椒的钱了。
薛宁从陈婶那里回来,便将辣椒在井边洗了干净,又放到簸箕里晾晒水分。
差不多到下午的时候,水分都全部晾晒好了。
薛宁去慕成河家借了个石臼过来,将晒干水分的辣椒一点一点放入石臼里捣碎。
捣的过程中放入大蒜生姜,做出的味道才会更好吃。
就是捣碎的过程有点虐人,不小心溅到眼睛里,眼睛疼,手接触到辣椒,手疼。
更气人的是,薛宁从下午捣到晚上,竟然还没出多少辣椒,就很郁闷。
夜深人静,慕成河就悄悄背着慕父翻院子到了薛宁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