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为什么没有夏至和秋至 > 第二十章 戏说红楼(第1页)

第二十章 戏说红楼(第1页)

第二天上班,米阳翻出手机里的照片,反复捉摸自己与父母的长相,却怎么也找不出与他们的相像之处。盯着一张两年前拍的全家福,双手托着腮帮,一脸得百思不解。

“米阳,你在干嘛呢?一上班就坐那儿呆,都快半个小时了。”

副局长在身后叫了一句,“上次跟你说的统招考试你要不要参加?报名还有半个月结束,你要参加的话,得抓紧报名了。”

米阳拍了拍脑袋:“我都忘了这事了,公职统招考试不是说只要研究生吗?本科学历也能参加吗?”

“参加考试没问题,只是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分配去向可能不一样。如果你笔试面试各项考试都通过了,应该会留在本单位。网上有统招考试的消息,你看一下。”

米阳更忙了,除了各种工作报告、言稿和参赛作品,还要找复习资料,准备三个月后的统招考试,每天吃了晚饭就往办公室跑。

市里召开的第一季度工作总结大会前几天,米阳终于把袁局长要用的言稿和上年度工作报告,都交到了副局长手上。副局长草草看了一遍,夸赞了两句,点出了不当之处:笔锋圆润、文字通畅,写得不错。这些数据…要改一下,上次我给你的数据不太准确。

又一周,两篇参赛的散文也完结了。副局长看了有些质疑:“这篇《老屋》写得的是哪里?你见过吗?用它参赛…不合适吧?”

米阳提出了她的想法:“这篇散文描述的虽然是一间古董老屋,但我的中心思想是想通过描写老屋,体现我们的民族文化,还描写了面临失传的传统雕花手艺和传统工艺。其实这间老屋就是我们家的,我五岁之前就在老屋里生活,那时候,我太祖母带着一大家十几口人都住在里面。”

副局长似被说服,又好像没被说服,拿起稿子认真看了起来,嘟囔了一句:“你还有手写的习惯?有电子存档吗?有的话给我,我先看看再说。”

“有的,我主要是觉得手写稿能练字,担心时间久了,写字生疏。”

“这是个好习惯,很多人都做不到。”

副局长打开电子文档,“看你这篇《老屋》…写得还挺有深意的,你平时喜欢看古典文学书吗?”

“杂志和小说,还有名家散文,我都看过一些。”

“现在的学生和年轻人好像都不怎么看古典文学书了。”

许久,副局长突然问了一句,“你看过红楼梦吗?你觉得红楼梦里的人物怎么样?最喜欢哪个人物?”

米阳犹豫了一下:“我只读过一遍,对里面人物的印象大多数都是来自屏幕。我觉得里面的人物都各有特色,我也说不上喜欢谁,觉得它更像一部反应现实社会的书。”

“你的文笔和见解确实与你这个年纪不太相符。前两天,我女儿在看红楼梦的电视剧,因为她马上要高考了。我让她说说里面的人物,她随口来了一句‘最讨厌林黛玉,最喜欢的是王熙凤’。所以我想问问你的看法,多了解一些你们年轻人的想法。”

“我觉得吧…里面的人物都各有千秋。讨厌林黛玉的人应该是没有用心细品那个人物。论才情,林黛玉比里面任何人都更胜一筹;论世故人情,薛宝钗自然最得人心;王熙凤虽有巾帼雄才,但手段难免过于狠辣。里面每个人物的处境也不同,薛宝钗对林黛玉虽有惜怜之心,但人永远无法真正体会他人的处境与感受,所以,她对林黛玉的怜惜也只能做到表面。所以大家都觉得林黛玉过于矫情,敏感多疑,可我们都忽略了她的艰难处境和努力。她努力让自己不孤傲,努力融入贾家那个让人望而生畏的大家族。”

“可以啊,年纪轻轻,见解这么老练、独到。”

“您过奖了,戏说而已。”

“那你怎么理解贾宝玉这个人物呢?”

“贾宝玉…从小在脂粉堆里成长,从未忌讳男女之别,造就了他给人风流多情,不学无术的印象,应该是最具争议的人物。但他本性并非风流之人。从宝钏跳井而亡,身边的姐妹和奴役总为他伤心落泪,甚至受惩受罚,再到他一天天成长、成熟,他便再无风流之事,似乎只对林黛玉专情了。”

“你的意思是说,他是受了社会环境的熏陶和影响?”

“我觉得是,他是应了那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至理名言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